雪路冈泥滑,无过亦缓行。
丹阳朝冒冻,白土暮逢晴。
俗织纱为业,村帘酒有名。
贩商非我事,一醉客心惊。
雪路冈泥滑,无过亦缓行。
丹阳朝冒冻,白土暮逢晴。
俗织纱为业,村帘酒有名。
贩商非我事,一醉客心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冬日旅途中的静谧与孤独。"雪路冈泥滑,无过亦缓行",表达了在积雪覆盖的道路上,即便没有特别的阻碍,也只能缓慢前行,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迟疑。接下来的"丹阳朝冒冻,白土暮逢晴"则展示了一天之中的气候变化,从清晨的寒冷到傍晚的晴朗,这种对比强化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幻的感受。
"俗织纱为业,村帘酒有名"这两句描绘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安逸。"俗织纱为业"表明农家妇女以纺织为生,充满着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气息;"村帘酒有名"则指的是当地出产的酒类,可能是乡间小酒,因其口感独特而闻名。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乡土色彩,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贩商非我事,一醉客心惊"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贩商非我事"表明诗人对于那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经商之事持有一种疏离态度;而"一醉客心惊"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偶尔饮酒后,那种孤独与不安感受,似乎是对前路的迷茫和对自我的某种省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个在寒冷季节中行走于雪地、夜宿乡村小镇的旅人形象,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东楼佳丽,缥缈风烟表。
幻得楼山更深窈。
有苍崖乔木,石磴鸣泉,尘不到,掩映十洲三岛。
平生丘壑趣,圭衮何心,自是清时重元老。
想月下云根,鹤唳猿吟,人犹道、作计归游太早。
待他年功退学商颜,却旋种木奴,缓寻瑶草。
玉肌翠袖,较似酴醿瘦。
几度熏醒夜窗酒。
问炎洲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
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
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
正簟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
全胜轺车驾边地。
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
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
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
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
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
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
归来引,相思曲。
尘满把,泪盈掬。
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
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
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