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十一玉泉亭》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十一玉泉亭》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爱此寒泉玉一泓,解鞍来上玉泉亭。

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清。

最喜须眉摇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

马头无限红尘梦,总到阑干曲畔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时,在玉泉亭所见的美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爱此寒泉玉一泓”,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泉水的喜爱之情,将其比作珍贵的玉石,凸显出泉水的纯净与珍贵。接着,“解鞍来上玉泉亭”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放下行装,来到玉泉亭欣赏美景的情景。

“潜通北极流虹白,俯视西山落镜清”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描绘了泉水仿佛与北极相连,流淌出如彩虹般洁白的水花;而从亭中向下看去,西山的景色如同镜子一般清晰明亮,形象地展示了泉水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最喜须眉摇绿净,忍将缨足濯清泠”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他喜欢在泉水中洗漱,感受其清凉与纯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最后,“马头无限红尘梦,总到阑干曲畔醒”两句,以马头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梦想,而“红尘梦”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与逃避。通过“总到阑干曲畔醒”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找到心灵慰藉,从而摆脱世俗烦恼,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泉亭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其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复次韵呈维心拙涩不工当为抵掌·其二

粲粲疏梅短短墙,骚人长恨失遗芳。

低徊草棘精神透,彷佛关山魂梦香。

月淡乍看清影乱,春深终恐绿阴藏。

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

(0)

即事和卓彦翼

曈昽晓日上帘旌,帘外幽禽作意鸣。

呼断故乡千里梦,起来搔首问归程。

(0)

次韵杨县丞见寄

双瞳炯炯四筵倾,少日才堪赋两京。

花县署曹聊试可,鳣堂传德尚流清。

横琴勿写峨峨志,引水当令㶁㶁鸣。

后夜扁舟同泛月,野田端见绿芜平。

(0)

报中有盛年休官者感而赋诗

中都如海士如鳞,乘雁双凫亦见驯。

林下已无长往客,江头谁伴独醒人。

因循傥使能成事,彊健何须便乞身。

但喜高风激颓俗,要令钟漏一番新。

(0)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题林屋洞口

仙去遗踪亦漫留,羽旗那复肯来游。

欲知洞府烟霞邃,漠漠苍崖面橘州。

(0)

蒲中杂咏.精思轩

穷年兀兀究遗编,圣处工夫也自贤。

政苦齑盐食不足,诸生毋诮腹便便。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