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虎丘·其二》
《虎丘·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问此石上歌,何如生公说。

石若解点头,闻歌亦当彻。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袁宏道的《虎丘(其二)》。袁宏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山的景致与氛围,而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问此石上歌,何如生公说。”开篇以一问句引出,将石上的歌声与古代高僧生公说法相比较,暗示了自然之声与人类智慧的共鸣。生公说法,传说中的高僧以石头为听众,讲经说法,使石头点头,此处借以喻指石上的歌声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石若解点头,闻歌亦当彻。”进一步想象,如果石头能够点头回应,那么这歌声定能深入人心,达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共鸣效果。这种设想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想象,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心灵沟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在袁宏道的笔下,自然与人的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东山八景并序·其八五雷坛

何人筑土拥平冈,知是游雷此地藏。

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

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

(0)

蓬莱清隐

玄都南畔构幽居,隔断红尘俗辙疏。

瑶草生香秋榻暝,银蝉流影夜窗虚。

延龄早得还丹诀,味道恒观太古书。

我亦生平慕閒雅,几时相访命巾车。

(0)

西伯访渭

渭川终日坐垂纶,乐道安贫老此身。

喜见熊罴占吉兆,特劳车驾到江滨。

归周已觉年将迈,佐业宁知志独勤。

千载画图留伟迹,令人歌咏想精神。

(0)

会宴太监郭公清凉亭

别构华轩远市廛,公馀开宴集群仙。

酒倾琥珀浮银瓮,脯擘麒麟列绮筵。

宾主献酬情烂熳,笙歌杂遝舞蹁跹。

太平青海无飞羽,共祝皇图亿万年。

(0)

送人之云南从事二首·其二

春流万派咸朝宗,扬帆仙客乘天风。

白浪满江作咆虎,青山两岸如飞龙。

推篷晓发清河北,捩舵晚泊维扬东。

回瞻天阙五云表,郁葱佳气浮空濛。

(0)

琴轩山水

琴轩先生太丘裔,学海汪洋富才艺。

董贾文章世共珍,米高山水尤清致。

公馀挥翰扫云烟,岩壑坡陀势曼延。

峰峦浓淡列远近,林木隐映分清妍。

茅堂依约绿阴里,门径深沉静于洗。

碧海茫茫曲涧通,晴空片片浮岚起。

天光云影含模糊,树色苍苍半有无。

小桥东畔隔尘鞅,别有林麓连村墟。

嗟予少负山林癖,每见画图长太息。

何当拂袖归去来,泉石幽栖谢尘迹。

知君好画情更深,高堂尽日观云林。

沉檀一炷博山静,万虑潇然澄素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