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之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用鲜明的对比手法表现出季节更迭与自然界生机的消逝,以及秋天火刑之烈,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
接下来的“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则将视角转向边塞之地,描绘了早霜的严酷与秋云的苍茫。霜威的提前到来象征着寒冷气候的侵袭,而云色渡河,则是对流动不息的自然景观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抒情。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透露出诗人深夜梦回之时,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边城之月,故国之楼,都成为了他乡愁的寄托。这里的“梦绕”和“心飞”,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游子情怀。
最后,“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则是对诗人渴望回归故土之情的直接抒发。汾水,作为古代文人常用以比喻心境的自然景观,此处象征着诗人的思念如流水般无穷而深长。而“无日不悠悠”则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持续性和深刻性,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边塞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孤独漂泊者的哀愁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