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还向废苑寻烟,断津攀树。
依依帆角青山,送春正在,斜阳尽处。黯愁伫。
谁见小城栖隐,蓬蒿生户。
天涯倦客重逢,觑帘燕子,关情对语。
年少京尘多暇,扇裙翩影,狂歌酣舞。
空叹素缁衣新,何似人故。冷红瘦碧,惆怅题襟句。
而今共、吴根贳酒,皋桥联步。慨想归田去。
抚琴命操,离忧万绪。催老嗟霜缕。
无计挽、门前榆钱飞雨。莫教便作,泥中轻絮。
平江路。还向废苑寻烟,断津攀树。
依依帆角青山,送春正在,斜阳尽处。黯愁伫。
谁见小城栖隐,蓬蒿生户。
天涯倦客重逢,觑帘燕子,关情对语。
年少京尘多暇,扇裙翩影,狂歌酣舞。
空叹素缁衣新,何似人故。冷红瘦碧,惆怅题襟句。
而今共、吴根贳酒,皋桥联步。慨想归田去。
抚琴命操,离忧万绪。催老嗟霜缕。
无计挽、门前榆钱飞雨。莫教便作,泥中轻絮。
这首《瑞龙吟·和叔问饯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锐所作,以平江路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消逝、城市荒凉以及词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词的开篇通过“寻烟”、“断津”、“攀树”的动作,展现出一幅衰败的春景图,帆角青山与斜阳映衬,寓示着春天的远去和时光的流转。
“黯愁伫”三字直接点出词人的愁绪,小城的破败、蓬蒿丛生,更显孤独与寂寥。接下来,词人借燕子的归来,寄托自己天涯倦客的思乡之情,与帘后的人儿深情对语,流露出对旧日繁华的怀念。
上片以个人经历和景色描绘交织,下片则回忆起往昔京城的欢乐时光,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词人感叹新衣无人欣赏,只有冷落的红花绿叶,表达出对人事变迁的惆怅。结尾处,词人与友人共饮,感叹归田之志,抚琴抒发离忧,无奈岁月催人老,门前榆钱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怀旧和人生哲理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