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述三首·其二》
《寓述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李玮   形式: 古风

爱彼城南园,池亭蔼新绿。

芚木储凉飔,晏坐沈烦燠。

黄鸟不出林,和鸣废丝竹。

日有白鹭群,晨征暮来复。

止者居其常,知者明归宿。

翔云何所终,万里哀黄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南园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爱彼城南园,池亭蔼新绿”表达了诗人对城南园的喜爱之情,池塘与亭台在新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宜人。接着,“芚木储凉飔,晏坐沈烦燠”描述了树木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清凉之风,人们在树荫下静坐,远离了夏日的炎热。

“黄鸟不出林,和鸣废丝竹”一句,诗人以黄鸟的鸣叫代替了丝竹之音,暗示了自然之声的和谐与宁静。而“日有白鹭群,晨征暮来复”则展现了白鹭在一天中的活动轨迹,它们或晨起或暮归,生活规律而有序。

最后,“止者居其常,知者明归宿。翔云何所终,万里哀黄鹄。”这一部分,诗人通过白鹭的“止者”与“翔云”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的思考。白鹭遵循自然规律,有着明确的生活轨迹,而飞翔的云彩则似乎没有明确的终点,这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同时,以“万里哀黄鹄”结尾,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哀愁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玮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露华.蒙山茶为汉僧吴理真手植

露芽翠滴。是汉代高僧,挈自西域。

夏禹旧山,青染川南天色。

仲春渐渐枪旗,日照一团仙碧。

灵气孕、莲花半空,万古苍石。生株细数凡七。

过四月黄梅,香嫩堪摘。历尽岁年无算,短柯盈尺。

祖洲当采神芝,叶叶远传京国。

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

(0)

玲珑四犯.梅溪体

镜里眉山,问收入江南,愁影多少。

绀唾痕乾,满地嫩苔都老。

一寸离恨天中,又度了、几番昏晓。

甚紫房、深锁春魄,尘满定情词稿。

蘼芜绿到销魂处,曾印凤鞋春小。

旧恩新怨浑难诉,更被银鹦恼。

还怕怯胆少眠,禁不得、夜寒花悄。

算此情除却,西楼凉月,没人知道。

(0)

十二时.秋夜有寄

荡帘波,药烟如水,秋在疏桐庭院。

看络角银河斜转。露浥凉红微泫。

细擘龙团,重温麝炷,刻漏刚三点。

将宋玉一段秋悲,写入杏罗,分付妆楼新雁。

天上星、六张五角,苦与身宫厮羼。

会短别长,除非梦里,得见桃花面。

梦也无觅处,宵宵翠被不暖。

这绮怀、消除无计,谱入红箫低按。

北宋乐章,初唐宫怨。字字珍珠贯。

待得伊到此,亲书素绡团扇。

(0)

金缕曲·其八前题用辛丑韵

刻画浑无迹。似生成、回文锦字,一波三折。

千步廊前与方便,将息吴宫绣屧。

好坐待、碧云新月。

特地展宽檀板样,待春葱、细按霓裳拍。

情宛转,韵清切。嫣红一抹嵰山雪。

任银蟾、自来自去,柳东莲北。

心地空明无限碍,放过穿花蛱蝶。

又却似、疏疏竹节。

愿得遮拦春去路,翠楼人、一世无离别。

金可粉,玉能立。

(0)

西江月.碧双栖话秦淮旧游,感赋

夹岸千家镫火,中流不断笙箫。复成桥下驻轻桡。

柳带因风缥缈。往事微温心上,幽情暗结眉梢。

重逢依旧可怜宵。只恨卢郎年老。

(0)

清平乐

去年凄绝。秋到人离别。展尽红笺千万叠。

又近归鸿时节。银床初换桃笙。梦回仍不分明。

一样今年秋夜,满庭梧月蛩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