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
时清墟里还无警,月黑柴扉不用扃。
流水暗和琴瑟响,好山浓入画图青。
故人《白雪》歌难和,孺子《沧浪》曲自听。
每厌狂夫谈《酒谱》,还从处士授《茶经》。
庭前剩折忘忧草,不负君家玉胆瓶。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
时清墟里还无警,月黑柴扉不用扃。
流水暗和琴瑟响,好山浓入画图青。
故人《白雪》歌难和,孺子《沧浪》曲自听。
每厌狂夫谈《酒谱》,还从处士授《茶经》。
庭前剩折忘忧草,不负君家玉胆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子在江边新建的宅邸中,依傍着西边的水渚建造了幽静的亭台。在太平盛世,乡村里没有警报,夜晚月色朦胧,柴门无需关闭。流水与琴瑟之音相和,好山如画卷般青翠欲滴。诗人感叹与老友《白雪》之歌难以唱和,只能倾听《沧浪》之曲。他厌倦了谈论《酒谱》,转而向隐士学习《茶经》。庭院中特意种植了忘忧草,以不负家中珍贵的玉胆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轻调玉管倚江浔,子野风流自古今。
隔岸两人非旧识,入舟三弄即知音。
落梅曾洒临岐泪,折柳偏伤送客心。
别后关山多少恨,凭君传与水龙吟。
曾上高亭一振衣,江边落木带斜辉。
盈盈明月随潮上,片片征帆逆浪归。
眼底吴山临岸尽,天边楚树入云稀。
休□燕子如奇石,恐学零陵逐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