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
《九日》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楼前楼后独徘徊,便当登高百尺台。

海内共知吾辈老,江南未见菊花开。

细思去岁人谁健,遥想中原雁已来。

我似少陵亦赊酒,不妨剩举两三杯。

(0)
翻译
独自在楼前楼后徘徊,就当作是登上百尺高的台。
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已老,江南还未见到菊花盛开。
回想去年,谁的身体还健朗,遥想远方,大雁已经归来。
我像杜甫一样渴望买酒,不妨多喝上两三杯。
注释
楼前楼后:指庭院内外。
徘徊:来回走动。
登高:爬上高处。
百尺台:极言其高。
海内:天下。
吾辈:我们这些人。
老:年老。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菊花开:秋天的象征,常用来表示隐逸或思念。
去岁:去年。
人谁健:谁的身体健康。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
雁已来:大雁南归,暗示季节变化。
少陵:指唐代诗人杜甫,他曾有‘举杯邀明月’之句。
赊酒:赊购酒。
剩举:随意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感慨与情怀。开篇"楼前楼后独徘徊,便当登高百尺台"表达了诗人孤独漫步于楼前楼后的心境,并提出要登上百尺高台,这不仅是对视野的渴望,也象征着对精神高度的追求。接下来的"海内共知吾辈老,江南未见菊花开"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年华已高、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尚未开放的菊花的期待,这里菊花不仅是秋天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格。

诗中的"细思去岁人谁健,遥想中原雁已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远方信息(通过大雁传递)的渴望,这里"中原"可能是指诗人的故乡或者内心所向往之地。最后"我似少陵亦赊酒,不妨剩举两三杯"则展现了诗人以古代文学家杜甫自比,表示即便年老,也愿意像杜甫那样在饮酒中寻找慰藉和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的描写、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与古人的自比,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坚持生活、不忘初心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宿黄柏村馆

客馆可人意,敢怀行路劳。

轩窗面苍翠,棋酒助嬉遨。

雨过竹声碎,风摇云影高。

人生随处适,何必赋离骚。

(0)

李郎中生日

三槐堂下清阴满,太华峰头绿叶圆。

天上正开炎帝历,人间初识岁星年。

名郎早合归华省,藏室行当缀列仙。

雉堞新崇边垒壮,长城不独有前贤。

(0)

西斋冬夕

平生疏野得江湖,岁暮西斋拥一炉。

雨滴空阶如自语,风吹长木更相呼。

世间宠辱收棋局,楼上光阴入酒壶。

近日睡时全少梦,攀缘狂想自知无。

(0)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其一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

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

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

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

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

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0)

秋收

农家之富秋始见,十色田利皆丰登。

担赢车载上场圃,环舍隐积如高陵。

园蔬林果不足数,山雉野兔霜未增。

连村箫鼓谢神贶,谷黍换酒无斗升。

田家之乐岂不好,胡为不归邀我朋。

榜舟梁泽家汶北,咄哉反此如韝鹰。

(0)

闻西使到关

遥闻西域使,来献大明宫。

故事三苗比,官仪敌国同。

赐书深慰藉,锡命极优崇。

含垢应王度,怀柔尚古风。

苍生向来急,殊俗此时通。

冠盖长城北,边关绝幕东。

春秋大一统,吏事责三公。

何有长沙客,题诗恸哭中。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