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俊名空大,千秋事已违。
岭云缘旐下,溪鸟夹棺飞。
薏苡当含具,桄榔待复衣。
寂寥漳水上,犹望楚魂归。
八俊名空大,千秋事已违。
岭云缘旐下,溪鸟夹棺飞。
薏苡当含具,桄榔待复衣。
寂寥漳水上,犹望楚魂归。
此诗《挽殷公子岳(其二)》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殷公子岳的悼念,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首句“八俊名空大”,以“八俊”比喻殷公子岳在世时的英名与才智,然而“名空大”三字却暗示了其最终的结局与名声之间的落差,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接下来,“千秋事已违”一句,将时间拉长至千年之后,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殷公子岳生前事迹与身后之景对比的感慨。
“岭云缘旐下,溪鸟夹棺飞”描绘了一幅凄美的葬礼场景,岭上的云彩仿佛与丧旗相伴而下,溪边的鸟儿围绕着棺木飞翔,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庄重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薏苡当含具,桄榔待复衣”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薏苡和桄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寓意。薏苡可能象征着纯洁与希望,桄榔则可能寓指坚韧与等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美好品质的怀念以及对其死后安息的祝愿。
最后,“寂寥漳水上,犹望楚魂归”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漳水之上,一片寂静,诗人似乎在期盼着殷公子岳的灵魂能够回归,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