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守王公廷招游大云庵同用春字》
《郡守王公廷招游大云庵同用春字》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谢守屏纷务,韦公访净因。

石门纡画戟,云径拥朱轮。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

从兹双树下,扫榻待行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郡守王公邀请一同游览大云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妙画面。首句“谢守屏纷务”,以谢守(即谢安)为典故,暗示王公远离尘嚣,摒弃俗务,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接着“韦公访净因”,韦公则代表了对清净之因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石门纡画戟,云径拥朱轮”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石门与云径、画戟与朱轮,一静一动,一古朴一华贵,展现了不同场景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寓意着自然与文明的交融。画戟象征着守护与力量,而朱轮则代表着尊贵与权力,两者在云雾缭绕的山径中相遇,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伐木与听莺,象征着对自然的尊重与欣赏;而“衔花爱鹿驯”则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鹿的驯服更添了几分温馨与亲近感。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

最后,“从兹双树下,扫榻待行春”预示着这次游览将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生机与希望。双树下,既是地点的描述,也是对美好未来的象征,扫榻待行春,则是主人热情款待的体现,预示着宾主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加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

隐几支颐对落晖,故人书信到柴扉。

周南留滞商山老,星象如今属少微。

(0)

出门

出门羡他人,奔走如得涂。

翻思他人意,与我或不殊。

以兹聊自安,默默行九衢。

生计逐羸马,每出似移居。

客从我乡来,但得邻里书。

田园几换主,梦归犹荷锄。

进犹希万一,退复何所如。

况今辟公道,安得不踌躇。

(0)

铜雀台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徘徊。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0)

送贾三北游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

片云郊外遥送人,斗酒城边暮留客。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

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

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0)

金陵西泊舟临江楼

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

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

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

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

迢迢洛阳梦,独卧清川楼。

异乡共如此,孤帆难久游。

(0)

过鹦鹉洲王处士别业

白首此为渔,青山对结庐。

问人寻野笋,留客馈家蔬。

古柳依沙发,春苗带雨锄。

共怜芳杜色,终日伴闲居。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