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嵩阳书院诗》
《嵩阳书院诗》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

章圣旌隐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笺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yángshūyuànshī
sòng / zhì

shùcóngzhèngshìpèihuǎncháng

shǒulìngyǒumínshèlièjiēfēn

wènzhīěryóuyuēyīn

zhìhuòshìshǎngyīnshēngshì

cháodòuzhéshū

nìngzhuānmèizàoyàoshìchí

kàngchénrónggōuxiàozhū

wèishàngshìdàoruòxiàojiǎ

niànyǒu

sōngyángchǎnggōngyuǎntángzhī

zhāngshèngjīngyǐnjūngòuhóng

chóngtángjiǎngwénbǎolóucángshū

shǎngtiánqiānyún

quànnóngsāng使shǐzhěxīnqiǎoā

fēishūnóngfèngshí

yuánqiángpénghāoguān殿diàncháoyuān

èrrénhuāngzhēnshuísǎochú

sāngyángpēngxiànlìngān

jīnzhǔshàngrénzhèngměihǎi

rénxiánrènāhéngtiāncháo

juānliǎnròushēnggāo

mínànshànghuāng

huái西gāowèizhèngduōměi

bǎizhèngyōngmínkùnzhuī

fènshìlǎogōngbiànshān

shuāifèijiē

liánjiānkòuluòyǐnwénfěng使shǐchē

yǒujīnchǐgōngjiāngpànshuǐ

xīngshuāisuīzàitiānliángshū

quèzhězhū

yòuxiànlìngzhī

xīngyǒuměiwànggāo

注释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政事:政务。
佩绶:佩戴官印。
曳长裾:拖着长袍。
民社:百姓和社区。
裂地:划分土地。
斗禄:高官厚禄。
故步:常规行为。
佞夫:谄媚小人。
要路:显赫道路。
俗夫:庸夫俗子。
勾校:混淆是非。
市道:市场交易。
贾区:商人聚集的地方。
蓬蒿:杂草。
鸢乌:乌鸦。
二纪:二十年。
荒榛:荒草。
桑羊:典故,比喻官员被烹杀。
县令:地方官员。
仁政:仁爱的政治。
阿衡:古代的宰辅。
膏腴:肥沃的土地。
按堵:安居乐业。
高夫子:对有德行的官员尊称。
百里政肃雍:治理得法,秩序良好。
释老子:佛教和道教。
遗宫:废弃的寺庙。
子衿:学子的服装,象征学问。
泮水:学府中的水池,象征学问。
诛:责罚。
昔县令:过去的县令。
高大夫:对有德行的大夫的尊称。
翻译
年轻时就投身政务,身佩官印拖着长袍。
地方官员管理百姓,划分土地授予官职。
询问他们的途径,必定说是研读儒家。
通过儒学晋升官位,有的是世代恩赏。
一旦追求高官厚禄,行为就与常人不同。
谄媚小人只巴结权贵,奔走于显赫之路。
庸夫俗子只顾眼前,混淆黑白是非。
自认为崇尚市场交易,不如效仿商贾之道。
不必留恋旧业,换个地方也有居所。
嵩阳有宽敞的儒学宫,源自唐朝的卢氏。
章圣皇帝表彰隐士,这里建起宏伟府邸。
高大的殿堂讲述古籍,珍贵的楼阁收藏皇赐图书。
赏赐的田地超过千亩,学子们曾满怀热情而来。
劝农使者用心狡猾,迎合上意巧言令色。
急书飞传给大司农,以此换取朝廷所需。
城墙内外杂草丛生,宫殿上空乌鸦盘旋。
二十年间无人问津,荒草蔓生无人清理。
桑羊固然可以烹煮,县令又怎能安心。
当今君主推行仁政,天下共享福祉。
仁贤之人担任宰辅,天地间焕然一新。
既已免除苛捐杂税,人民得以丰衣足食。
疲惫的民众安居乐业,此地却仍荒凉。
淮西的高夫子,政绩卓著受人称赞。
百里之内秩序井然,百姓无需受胥吏困扰。
痛恨释道之风,昔日佛寺遍布山野。
我们的儒学多么衰落,遗迹令人感叹。
写信给洛阳尹,以文书规劝官员。
坚守道义,耻于做官,如同学子求学。
国家兴衰虽由天定,但此情此景值得记载。
反思卖地之举,对儒者有何罪过。
再想那过去的县令,也是儒生出身。
振兴儒学本有美意,勿忘高夫子的高尚品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嵩阳书院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开篇“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身份转换,从学者到官员的过程。接下来的几句则表明了诗人在担任地方官职时的治理方式和对儒家学说的推崇。

诗中还穿插着对当地风土、民情以及自身仕途的反思。例如“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一句,提到了书院的历史渊源,而“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则显示了诗人在任上对农业和民生的关怀。

然而,在描述了一番繁华之后,诗人又转向了对过去儒家学说衰败的感慨,如“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边缘化感到的失望。

最后,“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两句,似乎是在表达诗人对复兴儒学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先贤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个人经历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坚守。

这是一首充满深刻思考的诗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面貌。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廉州海门书院联

千里随轺,列郡斯文都领略;

三山回首,当年同学半飞腾。

(0)

挽高凤岐联

频年忧国,适然而伤其生,故是凡民所悲,岂为私交哭知己;

晚岁识公,无那赍志以殁,同有匹夫之责,还从后死作劳人。

(0)

挽吴可读联

在公岂是沽名,知遇感先朝,涕泣余生图死报;

惟圣乃能从谏,继承申前诏,褒扬旷典悯孤忠。

(0)

孔庙联

诗书焕乎唐虞,劫火红烧秦月令;

宪章盛于文武,史才青削鲁春秋。

(0)

挽张之洞联

竭来为国太忧勤,龙马精神千载少;

此去想公不寂寞,夔皋贤相九原多。

(0)

福建奉直会馆联

一堕风尘,天上玉堂如昨日;

谁同舟楫,眼前沧海正横流。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