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何事到西坑,岂是三生愿莫偿。
两寺鼓钟醒客梦,一村草木助吟香。
人情物变多时样,水色山光自古妆。
我本无何乡里住,仰天頫地两茫茫。
惊魂何事到西坑,岂是三生愿莫偿。
两寺鼓钟醒客梦,一村草木助吟香。
人情物变多时样,水色山光自古妆。
我本无何乡里住,仰天頫地两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宋朝时期游历西坑的经历。首句“惊魂何事到西坑”以疑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意外来到此地的惊讶和不解,可能暗示着某种心灵上的触动或命运的安排。次句“岂是三生愿莫偿”则进一步引发思考,是否此次西行是前世宿愿未了的补偿。
第三、四句“两寺鼓钟醒客梦,一村草木助吟香”,通过寺庙的钟声和乡村的自然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仿佛能唤醒沉睡的思绪,也增添了诗人创作灵感。第五句“人情物变多时样”,反映出世间人事的变迁无常,与前文的超脱之意形成对比。
最后一句“水色山光自古妆”,以山水自然永恒不变的姿态,映照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结尾“我本无何乡里住,仰天頫地两茫茫”,诗人表达出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未知命运的迷茫,寓言般地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宇宙的浩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游历西坑的所见所感,融入了对生命、命运和自然的哲思,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出处分岐路,朋交望各天。
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
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
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
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
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
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
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
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
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
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
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
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
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
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
丹旌津树雨,穗帐海门烟。
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
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
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
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哭贾石葵司马张玉阳宗伯二十韵》【明·于慎行】出处分岐路,朋交望各天。一朝知己尽,两地讣音传。赋草张平子,诗名贾浪仙。铜龙行比翼,金马入随肩。然诺俱相信,襟期各自怜。盘飧谈谑浪,杯酒意流连。聚散浮云失,升沈宦海牵。远游江上省,小隐峄阳田。密勿颁新渥,艰难访旧贤。南宫陪听履,西府佐筹边。鲁道轩车发,梁园驷马旋。同时趋宠命,连月入重泉。照乘悲沈璧,孤桐怅绝弦。台乌何日返,池凤几时骞。里思齐休杵,皇恩再辍悬。丹旌津树雨,穗帐海门烟。梦断论交地,心摧忆别年。报书犹在箧,留剑已成阡。纠纆何交错,蘧庐总递迁。杨朱非一涕,南北两潸然。
https://shici.929r.com/shici/Q2N96.html
十五弄柔翰,操业游艺林。
纵志有遐览,颇见千古心。
委质事明主,岁月忽已深。
怀思敢不报,所愧在浮沉。
悲歌览青镜,长恐华发侵。
大块陶万籁,纤巨固殊音。
微尚在虚恬,经世非所任。
俛仰感白日,啸咤谁能禁。
自从兵入宣和殿,晋人真迹世罕见。
二王之外尤无闻,胡乃此帖传王珣。
四十二字斗奇绝,字字精芒射天阙。
萧疏逸宕转姿态,牝牡骊黄半明灭。
当年宣武称黑头,谁其大笔东亭侯。
至今江左仅兹帖,如椽恍忽存风流。
铮铮伯远隶书谱,妙迹宣和旷今古。
右军大令俱尘埃,灵光一柱犹蒿莱。
九百馀年秘云笈,暗中神鬼互呵斥。
何论宝玉与大弓,茅斋白日飞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