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台湾·其一》
《悲台湾·其一》全文
清 / 陈文騄   形式: 七言律诗

狂澜谁障百川东,日下金蛇电掣空。

刘帅浑如魏得狗,唐王岂复郑芝龙。

鸿沟耻划诸番界,鲸浪横飞半线中。

莫笑铜铃沿旧俗,伤心有泪洒鸡笼。

(0)
鉴赏

这首诗《悲台湾(其一)》由清代诗人陈文騄所作,表达了对台湾问题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首联“狂澜谁障百川东,日下金蛇电掣空”以“狂澜”喻指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百川东”则暗含着对两岸统一的期待。金蛇电掣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台湾问题的动荡不安,同时也暗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艰难与迫切。

颔联“刘帅浑如魏得狗,唐王岂复郑芝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讽刺了某些政治行为的荒谬与不智。这里“刘帅”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或现实中的人物,而“魏得狗”、“郑芝龙”则是借代,前者讽刺了那些在关键时刻背叛或失职的行为,后者则可能指向了历史上与台湾相关的事件或人物,强调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鲜明对比。

颈联“鸿沟耻划诸番界,鲸浪横飞半线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台湾问题的思考。鸿沟的比喻暗示了历史上的分裂与隔阂,而“诸番界”可能指的是不同民族或政权间的界限。诗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认为不应让历史的伤痕继续存在。同时,“鲸浪横飞半线中”形象地描绘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两岸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尾联“莫笑铜铃沿旧俗,伤心有泪洒鸡笼”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同胞的同情与关怀。铜铃沿旧俗可能是指台湾地区的一些传统习俗或文化传承,而“伤心有泪洒鸡笼”则直接表达了对台湾同胞身处异乡、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深切同情。这一句也暗含了对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能够重归故土、共享繁荣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台湾问题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两岸统一的热切期盼。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情感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文騄
朝代:清

陈文騄,字仲英,晚号槁叟,大兴籍祁阳人。同治甲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安徽候补道。有《养福斋集》。
猜你喜欢

诸君赠诗,作此答之

纵得江郎笔,难生五色花。

无端髭屡断,枉费手频叉。

劳尔珠玑赠,增予瓦砾嗟。

敢云诗律细,箸作称名家。

(0)

王士招侍御乃尊寿图诗

灵椿年年长,丹桂日日芳。

两树相映交辉光,有鹿有鹿游其傍。

地呈神芝何煌煌,天锡龄鹤来翱翔。

谁开此图称寿觞,地瑞不如天瑞,天瑞不如人瑞之为家国之休祥。

通彻三极寿无疆,禄养善养垂显扬,青骢绣斧谁家郎。

(0)

题画七首·其六

稚子弄影罢,祇供静眼观。

见影不见形,少间亦无存。

(0)

双松颂通州王彦声侍御行台

松枝何太高,高可撑青天。

松根何太深,深可彻黄泉。

松叶何太繁,繁可庇颠连。

高以比君节,繁以比君仁。

深以比君智,宜续甘棠编。

呜呼如此树,宜种君堂前。

(0)

赠人游南雍

游子涉江去,采采南涧芹。

采之欲何为,岁暮寄怀人。

怀人自不远,岁暮行当返。

(0)

感忠楼诗·其一

奕奕钜汪,司马昌之。嗣子胤孙,无匮其祺。

昭昭越王,生而前知。神明日发,不可测思。

不可测思,矧可忘思。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