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谁唱后庭花。烟淡月笼纱。
水云凝恨,锦帆何事,也到天涯。
寄声衰柳将烟草,且莫怨年华。
东君也是,世閒行客,知过谁家。
隔江谁唱后庭花。烟淡月笼纱。
水云凝恨,锦帆何事,也到天涯。
寄声衰柳将烟草,且莫怨年华。
东君也是,世閒行客,知过谁家。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眼儿媚·醴泉和高斋过炀帝故宫》是一首怀古词,通过对隋炀帝故宫遗迹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隔江谁唱后庭花"一句,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后庭花"暗指陈后主的亡国之音,暗示了昔日宫廷的奢靡与今日的荒凉。"烟淡月笼纱"则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烘托出故宫的寂寥。
"水云凝恨,锦帆何事,也到天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沉痛感,将亡国之恨比作凝结的水云,锦帆象征着昔日皇权的荣光,如今却只能飘泊天涯,流露出对盛世不再的哀叹。接下来,词人借"寄声衰柳将烟草,且莫怨年华",将情感投向自然景物,柳树和烟草的衰败,寓意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三句"东君也是,世閒行客,知过谁家",东君象征春神,这里喻指历史的流转,词人感叹就连春神也无法留住逝去的时光,不知道历史的脚步曾经过了多少人家。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个体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我家茅屋沧江边,屋头高树云相连。
秋声六月常在座,髣髴两耳闻钧天。
朅来城市住未久,已觉尘埃满衣袖。
高堂素壁忽见画,风雨如闻龙怒吼。
忆昔刘郎多好奇,七尺长身玉雪姿。
眼中为惜栋梁具,笑倩杨昭图画之。
杨生好画亦成癖,醉墨淋漓不停笔。
远山近水漫涂抹,铁干虬枝俨行立。
一时清致俱寂然,惟馀此画人间传。
精神恍惚夺造化,意象惨澹含云烟。
吁嗟二公不复见,把玩令人竟忘倦。
老夫白发已如此,往事悠悠泪如霰。
淮壖古重镇,龙舒实雄冠。
显显青阳公,衔命兹屏翰。
文能宣皇风,武能折凶悍。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
运否拙壮图,时屯负英算。
城亡遂捐躯,仗节死国难。
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
我来当夏杪,延览遂兴叹!
俯仰成古今,兴亡犹在眼。
疲人稍归廓,买舍临江岸。
午风舟舫集,夜霁灯火乱。
精灵或来往,庙食俨容观。
生为烈士尊,死为奸臣惮。
嗤嗤吟诗台,千载污青简。
山源洄洑溪涧空,两岸对峙如崇墉。
傍田救旱无由供,上流作障凭地崇。
支分下灌畦磴重,卧邀沛泽真伏龙。
复有川水波涛洪,枚桩列植当要冲。
仍制石廪如合纵,要约中流无必东。
穿渠远溉波溶溶,至今陆海称秦中。
畎浍距川惟禹功,田间浚治方成农。
后世拒水能傍通,却资沃灌开田封。
向来陂堨皆馀踪,海内万水空朝宗。
馀波傥使膏润同,纵有汤旱无饥凶,坐令岁岁歌时丰。
富民有具今始逢,此栅功利将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