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
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
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
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
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
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送从弟郢东归》,通过对比夜晚东南方向离别的兄弟与自己西北方向的无梦状态,表达了贫穷之苦和离别之愁。诗中的“尔去东南夜,我无西北梦”两句,不仅描绘了空间上的距离,同时也反映了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哀伤。接着,“谁言贫别易,贫别愁更重”表明了贫穷离别之难,愁绪更加沉重。
“晓色夺明月,征人逐群动”两句通过对早晨光线和行军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迫切的氛围。这里的“晓色”是指黎明时分的微弱光线,而“征人”则是远行的人们,他们纷纷扰扰地动身离去。
最后,“秋风楚涛高,旅榜将谁共”两句通过秋风的萧瑟和水波的汹涌,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之情。这里的“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孤独,而“旅榜”则是指行人在外的孤单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兄弟离别、贫穷愁绪的抒发,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内心的不舍。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韝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
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
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
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每因午倦频加。
便侧着、芙蓉自枕他。
更昵语羞应,笑时微耸,慵情漫倚,亸处恒斜。
娇若难胜,瘦如欲脱,寒倩萧郎半袂遮。
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胜拍洪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