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俗湘人百不忧,口无异论只歌讴。
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
而今九郡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
湘俗湘人百不忧,口无异论只歌讴。
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
而今九郡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
这首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上湖南孙漕四首(其三)》描绘了湘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对地方官员的期待。首句“湘俗湘人百不忧,口无异论只歌讴”展现了湖南百姓的淳朴和乐观,他们少有异议,多以歌声表达生活之情。接下来,“皆言此日孙夫子,还是当年郭细侯”将现任官员孙漕比作古代贤良郭细侯,表达了对孙漕施政有如古代明君的期许。
“不信民情容易得,可能仁闻镇长流”两句,诗人强调真正的治理并非易事,需要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孙漕的仁德声誉能否长久流传是关键。最后,“而今九郡皆膏泽,看取黄云万顷秋”以丰收的景象比喻孙漕的政绩,期待他在任期内能给湖南带来丰饶与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湖南人民的淳朴,寄予了对孙漕清廉有为、造福一方的厚望,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筑城于今二十年,我来登之秋凛然。
山围溪抱藏万户,西南水声长潺湲。
北郊荡荡为平原,稍广可容千骑盘。
东城里许得精舍,仙岩奇巧如倒悬。
摩崖题名纪万历,新亭秀耸嵌其巅。
亭名可思思底事,戎首海城留此言。
倚栏总目何所见,惟有飞鸟投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