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六鹅湖归病起作》
《鹧鸪天·其六鹅湖归病起作》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0)
注释
簟:竹席;溪堂:临溪的堂舍。
收:敛收。
浑如:非常像,酷似。
无言:不鸣。
咄咄:用殷浩事。
表示失意的感叹。
休休:用司空图事。
一丘一壑:隐者所居之地。
筋力:精力。
但:只。
翻译
躺在水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好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水悠悠,黄昏的暮色使它们渐渐敛收。红艳艳莲花互相倚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酒,羽毛雪白的水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朝天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如像司空图寻觅美好的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风流潇洒多逸趣。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六·鹅湖归病起作》,描绘了秋天将至时的溪堂景色和个人心境。首句“枕簟溪堂冷欲秋”,通过“冷”字传达出秋意渐浓的凉意,以及词人病后身体的虚弱感。次句“断云依水晚来收”,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渐渐消散,水面显得更加清晰宁静。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红莲和白鸟以情感,红莲仿佛沉醉于秋色中,而白鸟则默默无语,似乎在独自承受着忧愁。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三句,词人借古人典故表达自己的心态,虽然仕途不顺,但仍要保持豁达,享受山水之间的自在风流。最后,“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表达了词人对身体状况的感慨,虽然力不从心,但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中,不愿再登楼眺望远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怀,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词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辛弃疾在病后的生活状态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杂兴四首·其四

又是山村秋暮天,蹉跎身世惜流年。

风鸣浅濑高还下,山碍浮云断复连。

豪气尚馀孤剑里,眵眸合老短檠边。

心期蟠屈凭谁说,尽是巾箱千万编。

(0)

杂兴十首·其一

前程在处暗危机,脱迹红尘入翠微。

清水一竿张钓具,白云四壁挂樵衣。

马惟画骨空嗟瘦,龙不点睛那解飞。

差有陈编相伴住,时将诗句洗前非。

(0)

杂兴·其一

种竹千竿密复疏,菉猗深处着蜗庐。

有床自可安周易,无饭谁教典汉书。

叠嶂画屏围棐案,飞泉白练落阶除。

绝无半点功名望,一任浮云自卷舒。

(0)

诛奸

握兵结眷冕旒前,牢落英雄二十年。

虎殿寿觞人痛哭,鹃堂私语众喧传。

尔身不恤无埋地,此耻奚容共戴天。

不有四明倡清议,至今蛟虎卧山渊。

(0)

灯下书怀二首·其一

浮生几半百,况复值秋阑。

瘦地年年旱,贫家种种难。

儿因废学懒,妻为典衣寒。

吾意怜文墨,时时展卷看。

(0)

别徐雪冈

春晓杏花路,逢梅忆故知。

一年离别恨,几度唱酬诗。

风雪愁归路,关山隔后期。

欲言难即见,临水寄相思。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