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
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
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
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
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
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
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竹所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隐居画面。首句“王子幽栖地”,暗示了主人公可能是一位身份高贵却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居住在一片宁静的竹林之中。"萧森修竹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竹子的高洁,竹影婆娑,给人以清凉之意。
"好风催布席",写微风吹过,仿佛在催促人们展开席子,享受这份自然的惬意,体现了诗人对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疏雨罢鸣琴"则通过雨声的稀疏,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仿佛连雨声也懂得为诗人暂停,让人心灵得以宁静。
"天籁醒尘梦",将自然的声音比作天籁,暗示这些声音具有净化心灵的力量,能从世俗的纷扰中唤醒诗人的精神。"凉阴伴醉吟",竹阴带来的清凉与诗人的醉吟相映成趣,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境。
最后两句"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敬意,认为几竿竹子就足以让人忘却尘世的俗气,使他的闲适之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整首诗以竹为媒介,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汝去今何方,千山万山回故乡。
汝来昔何日,西风北风起京邑。
西风北风扫胡尘,千山万山战后人。
人生踪迹讵有定,暮行百越朝三秦。
秦越区区那足齿,羡君意气倾千里。
我家况与君家邻,清梦随君渡潮水。
赠君亦有绿绮琴,听君一曲愁人心。
别来拂拭虚窗下,琤琤犹作龙唇吟。
蓬山冠三岛,瀛海渺八荒。
清虚敞神居,鸾凤相翱翔。
黄金为宫阙,白玉为室堂。
琼蕤披藻搆,珠树列绮窗。
扣阈彩烟飞,榜题丹曜光。
灵葩丽曲戺,异药纷翠房。
五芝浥露色,六草迎风香。
中有神仙人,逍遥绿发长。
服之丹霞衣,系以紫云裳。
骖虬谒上帝,羽盖腾龙骧。
徘徊阊阖间,嗽吸沆瀣浆。
拜受三真术,永保四明方。
从此游泰清,延年寿无疆。
鱼目混夜光,荆玉迷瓦砾。
溟鲲搏扶摇,斥鴳困丛棘。
哲士多苦心,微言岂能析。
黄钟久不闻,大雅竟谁力。
之子振玄藻,翩翩起南域。
抗志入云霄,戢羽媚泉石。
游息竹素园,结托丘樊客。
手中握灵蛇,至宝固无敌。
夙昔晤清颜,幽怀契岑寂。
赠我锦绣章,宛转琅玕色。
知君意绸缪,何以报胸臆。
思为中洲鸿,奋起云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