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杳何许,云海日浩荡。
团团桂枝月,秋照沙溪上。
几负春草曲,空馀采菱唱。
盈盈吴门水,何时理归榜。
蒲亭杳何许,云海日浩荡。
团团桂枝月,秋照沙溪上。
几负春草曲,空馀采菱唱。
盈盈吴门水,何时理归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蒲亭杳何许"开篇以疑问的方式,引出远方的蒲亭(可能是指一处水边的亭子)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日光浩荡,显得神秘而广阔。接下来的"团团桂枝月"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如桂花般繁盛的枝头,秋意渐浓,洒在沙溪之上,增添了宁静的秋夜氛围。
"几负春草曲,空馀采菱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曾经的春日欢歌与采菱的热闹场景已成过往,只剩下空荡的歌声回响。最后两句"盈盈吴门水,何时理归榜"流露出诗人对归乡之情的深深渴望,那吴门之水清澈悠长,何时才能划动归乡的船桨,结束这漂泊的生活。
整体来看,李梦阳在这首诗中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归乡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太朴日已远,希音竟谁怜。
见君奏流水,邈然无徽弦。
弦中掩抑多深思,世上谁能识君意。
爱客宁无沽酒资,得钱祗是修琴费。
四十年高尚不官,琴心应与道心閒。
羡君布衣能自乐,知君一瓢能自宽。
兴来拂宫羽,泠然转清商。
脱略徽轸外,人琴两相忘。
阴林折竹寒萧洒,暗水流冰雨飘瓦。
雪海凉天落雁秋,空山腊月乌啼夜。
山妻听曲欲忘贫,稚子弄弦心亦淳。
闭门不受知音赏,应似悠悠太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