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凡深处禹书存,尚有神灵为守门。
穴底玉泉流作汞,岩前璧月过留痕。
燕飞尚验晴为雨,龙战犹疑数在坤。
闻说遥遥天汉接,胸中云梦几须吞。
隔凡深处禹书存,尚有神灵为守门。
穴底玉泉流作汞,岩前璧月过留痕。
燕飞尚验晴为雨,龙战犹疑数在坤。
闻说遥遥天汉接,胸中云梦几须吞。
这首诗描绘了林屋洞的神秘与壮丽,诗人王鏊以细腻的笔触,将洞内景象与自然现象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隔凡深处禹书存,尚有神灵为守门”,开篇即点出林屋洞的非凡之处,仿佛是人间与仙界的交界,蕴含着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守护的神灵。这里运用了神话色彩,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颔联“穴底玉泉流作汞,岩前璧月过留痕”,进一步描绘了洞内的奇特景观。玉泉在地下流淌,仿佛变成了液态的汞,而岩石前的月亮似乎也留下了痕迹。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洞穴内部的奇异景象,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颈联“燕飞尚验晴为雨,龙战犹疑数在坤”,则将自然现象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燕子的飞行可以预示天气的变化,而龙的争斗则让人联想到宇宙间的某种力量或规律。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了对宇宙秩序的深思。
尾联“闻说遥遥天汉接,胸中云梦几须吞”,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传说中的银河与人间相连,让人心生向往。同时,诗人也借由“云梦”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宏大志向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屋洞神秘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现象和宇宙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人巢雪如住山,巢中所得强得官。
官微不足了饘粥,尽日幽寻遣儿读。
舂容大篇辄千字,鍊字贵活不贵死。
乡来杜陵有布衣,晚到夔州也如此。
乃今遗藁安在哉,古花囊锦宗文开。
开缄宛见谏议面,只字重哦复三咽。
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见人捧心颦两眉。
不学施家女,只学唐人诗。
为言诸子将安之,巢空雪明康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