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本烟霞迹已殊,且将行止问何如。
后生误恐寻真样,也堕深山鹿豕居。
画本烟霞迹已殊,且将行止问何如。
后生误恐寻真样,也堕深山鹿豕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奉答司马提学(其二)》。诗中以“画本烟霞迹已殊”开篇,描绘了画中的烟云与霞光已经与现实有所不同,引出对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的思考。接着,“且将行止问何如”,诗人提出疑问,面对生活的种种选择,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是最为适宜的呢?
随后,“后生误恐寻真样”,指出年轻一代可能过于追求事物的表面真实,而忽略了更为深层的意义或本质。这种追求可能导致他们陷入困境,如同“也堕深山鹿豕居”,比喻陷入与世隔绝、与社会脱节的状态,如同鹿豕一般生活在深山之中,失去了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的生活智慧和社会适应性。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
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
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
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
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
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
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
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
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
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
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闻。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
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