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山下枕清流,胸次尘无一点留。
只恐少微黄色动,终然来作济川舟。
南明山下枕清流,胸次尘无一点留。
只恐少微黄色动,终然来作济川舟。
这首诗描绘了南明山下的清流之美,诗人的心境如同清澈的流水一般,没有一丝尘埃。他担心自己内心的光芒会激发,最终成为能够渡人过河的济川之舟。诗中蕴含着对内心纯净与外在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待。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理想。
蓼补篱根,蘋香镜里,无风无雨汀洲。
商略寻诗,最难俊侣清游。
年来尘鬓浮名误,醉乡中、迟了封侯。小勾留。
只许看山,不许悲秋。
鉴湖乞假寻常事,问何人招隐,先订闲鸥。
坐对苍茫,生怜高处多愁。
暮云渐有催钟意,近黄昏、才理归舟。尚回头。
且等斜阳,红过城楼。
画阁疏檐,粲檀痕衬贴,雕栏前后。
微开罄口,半是麝脐薰透。
黄香瘦了,算惟有、素心依旧。
常伴我、风雪纱窗,耐得岁寒时候。推帘笑揎红袖。
戏拈来小朵,云翘装就。金钗弄影,数点碎星寒斗。
香幽自远,恁不许、玉郎亲嗅。
明镜里、斜掠烟丝,嫩芳窨手。
漱石枕流计,湖光绿处,山翠浓时。
庾尘外、从教静掩柴扉。幽栖。
为门前柳,篱边菊,赋得归期。
江南路,仅莼鲈劝客,竹马牵衣。还思。
探梅旧崦,终胜东阁追随。便寻常、猿鹤料也忘机。
相携。话鄂君被,湘娥瑟,怨抑谁知。
孤山去,且春阴就梦,冷语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