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独专征,辕门夜不惊。
君王新授律,戎狄素知名。
马放云中野,人閒谷口营。
先声销敌气,隐隐一长城。
大将独专征,辕门夜不惊。
君王新授律,戎狄素知名。
马放云中野,人閒谷口营。
先声销敌气,隐隐一长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将军独自领兵出征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其威严与英勇。首句“大将独专征”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与行动,一个“独”字,凸显了将军的非凡勇气和担当。接着,“辕门夜不惊”一句,通过夜晚军营的平静反衬出将军的镇定自若,暗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士兵的影响力。
“君王新授律”表明了将军受命于君,肩负着新的使命,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战争将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戎狄素知名”则强调了敌方的威胁与挑战,同时也体现了将军的威名远播,敌人闻风丧胆。
“马放云中野,人閒谷口营”两句,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军队的浩大阵容和有序部署,同时也暗示了将军对战场的掌控力和战略眼光。“马放云中野”形象地描绘了战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的场景,而“人閒谷口营”则展示了士兵们在山谷口安营扎寨的情景,两者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军队的雄壮气势,也体现了将军对环境的巧妙利用。
“先声销敌气,隐隐一长城”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赞扬了将军的军事才能,更表达了他对胜利的坚定信念。通过“先声”二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术,暗示了将军的声威足以震慑敌人,使敌方士气低落。而“隐隐一长城”则以长城为喻,象征着将军及其军队坚不可摧的力量,预示着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将军出征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英勇、智慧和领导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期盼。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
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
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
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
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
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
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
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
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
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
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
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
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
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
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
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
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
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
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
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
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
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
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
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
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
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
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
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
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
¤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明·郑胤骥】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但每当良辰,畏债乃不啻。虽颇亦聊浪,发兴俱成伪。之子远行役,离愁纷已炽。复当一阳初,相送发长喟。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备。兹者为此诗,姑以舒愁思。每羡女妙年,今亦三十二。蹇予惭潦倒,视子又加四。中年易伤离,此不异人意。况仆本恨人,对此更劬勚。进取何所难,子行当试吏。自顾非伦匹,别离从此始。之子性耽奇,兼复爱气类。京师才贤薮,旧游亦交臂。知尔不寂寞,徒伤予憔悴。子每从予言,畏途宜远避。卜筑城市间,扰扰终为累。匪族难可俱,矧乃骨不媚。愧予不能从,交游颇杂厕。面目良可憎,相对都无致。高言不敢出,鄙辞强拟议。姑云免世患,志意无乃陂。辟如荆棘丛,转辗因成刺。以此为子忧,其次莫如醉。当筵辄沉酣,念子能无愧。买山以终隐,此语吾能记。感子珍重意,临歧聊相质。天寒远山静,日暮长江驶。泛泛水上影,遥遥征人辔。祖席已伤违,荒城愁复洎。时有南来人,德音须勤寄。¤
https://shici.929r.com/shici/YbL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