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天风雨过,炎暑漠然收。
偶尔掩门去,因之入寺游。
农畦瓜蔓长,僧圃贝花稠。
自笑生涯拙,空馀一髻秋。
洗天风雨过,炎暑漠然收。
偶尔掩门去,因之入寺游。
农畦瓜蔓长,僧圃贝花稠。
自笑生涯拙,空馀一髻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凉的自然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洗天风雨过,炎暑漠然收”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夏日一场雨后的变化,天气从酷热变得平和起来,为下文描绘的宁静生活奠定了基调。
接着,“偶尔掩门去,因之入寺游”两句,诗人轻松自然地走出了家门,来到了一座寺庙。这里的“偶尔掩门去”表明了诗人的随性与自由,而“因之入寺游”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宁静氛围的向往。
下面的“农畦瓜蔓长,僧圃贝花稠”两句,通过对农田中瓜蔓生长和寺庙园中的贝壳花密布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勃发生机与生态之美。这里,“农畦”指的是农民耕种的地方,而“僧圃”则是寺院内的菜园或园林。
最后,“自笑生涯拙,空馀一髻秋”两句,诗人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对自己的生命轨迹和社会地位进行反思,感到自己过往的努力似乎都显得有些笨拙无为。同时,他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只留下了秋天里一缕空闲的余韵。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孔方何丑类,昔人誉为兄。
或亦名之奴,差似称厥情。
仍为奴中贼,残狡恣纵横。
渠能离至戚,因之失良朋。
渠去凋人颜,渠来躁人膺。
内险藏岩谷,外狞耸刀兵。
幻忽安可诘,举世堕其坑。
便移绝交檄,勿致扰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