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方何丑类,昔人誉为兄。
或亦名之奴,差似称厥情。
仍为奴中贼,残狡恣纵横。
渠能离至戚,因之失良朋。
渠去凋人颜,渠来躁人膺。
内险藏岩谷,外狞耸刀兵。
幻忽安可诘,举世堕其坑。
便移绝交檄,勿致扰吾庭。
孔方何丑类,昔人誉为兄。
或亦名之奴,差似称厥情。
仍为奴中贼,残狡恣纵横。
渠能离至戚,因之失良朋。
渠去凋人颜,渠来躁人膺。
内险藏岩谷,外狞耸刀兵。
幻忽安可诘,举世堕其坑。
便移绝交檄,勿致扰吾庭。
这首诗以“孔方兄”为喻,生动描绘了金钱的丑陋与危害。诗人将金钱比作“孔方兄”,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金钱的复杂情感。一方面,金钱被视为财富的象征,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贪婪、背叛、破坏人际关系等负面后果。
诗中提到“或亦名之奴,差似称厥情”,意味着金钱如同奴隶,虽然表面上被人们所利用,但实际上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接着,“仍为奴中贼,残狡恣纵横”进一步揭示了金钱的邪恶本质,它不仅像奴隶那样束缚人,更像一个贼,残暴狡猾,肆意横行,破坏着人们的道德和友谊。
“渠能离至戚,因之失良朋”指出金钱能够使人与亲人、朋友的关系疏远甚至破裂,强调了金钱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渠去凋人颜,渠来躁人膺”则通过对比,说明金钱的来去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显著影响,离开时让人感到空虚,到来时则让人焦虑不安。
“内险藏岩谷,外狞耸刀兵”形象地描绘了金钱背后的阴暗面,暗示其隐藏的危险和威胁。“幻忽安可诘,举世堕其坑”表达了对金钱诱惑的无奈和对世人陷入其陷阱的担忧。“便移绝交檄,勿致扰吾庭”则是诗人坚决的态度,呼吁人们远离金钱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复杂角色,既赞美了其作为财富的价值,又批判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