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萍迹旅京华,曾到风流国宝家。
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
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
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
昔年萍迹旅京华,曾到风流国宝家。
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
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
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耶律楚材所作的《寄移剌国宝》,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在京都的经历和与友人国宝交往的回忆。首句“昔年萍迹旅京华”描绘了诗人早年的漂泊生涯,以“萍迹”象征人生的无定和偶然。接下来的“曾到风流国宝家”点出诗人拜访了国宝,暗示了一段文雅的交游。
“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国宝的素食生活和好客之道,体现了他的品格与修养。在明亮的窗户下,他们一起谈论佛法,净几焚香,氛围庄重而宁静。“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深入探讨佛教教义的情景。
最后,“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五年的时间仿佛一场梦境,而与国宝的交往如同梦中的经历,悄然流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渐花事了,数寒食清明,断红香冷。
人家绿暗,晓树后堂枝并。行到荒台废井。
正天气阴晴难定。栏干竟日沉沉,镜里双鬟留影。
幽径。罗衣露润,怪叶底声圆,乳莺轻俊。
韦郎归也,莫是暮云催暝。刚许眠琴坐稳。
算分付寻芳音信。娇病最怯春寒,雨过琐窗还凭。
危亭锁翠倚崇冈。带虚岚、故国斜阳。
看冷枫、暮色馀霞散,波路迥、暝入秋乡。
更堪催、小城寒信,到西风雁行。
向此念、旧游天远,立尽昏黄。茫茫。
登临百感,镇销凝、海涨尘荒。
昨宵酒醒,何处残笛,又绕空梁。
甚百年、悲秋未了,只恁风物凄凉。
伤心是、簪到黄花,绿鬓先霜。
去波直,残柳参差飏碧。
苏台路曾埽坠钿,涴地柔条尽秋色。依依问水国。
频忆长亭送客。
西风里、携手四桥空,绿平添涨三尺。春光总陈迹。
记絮袅帘旌,花捲帆席。汀洲萍实经年食。
嗟两鬓银绾,一声金缕,离魂飞度远近驿。
送秋老江北。心恻。乱愁积。
奈舞袖飘零,歌扇沈寂,相思到骨情何极。
念马上残梦,酒边孤笛。单衣铅泪,似暗雨、夜半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