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甓真如博浪锤,事机不偶亦空施。
降城未分身无用,骂贼犹知舌可为。
膏火愿延三日死,海天能信六龙之。
长檐街上春秋祀,李邺魂应愧此祠。
一甓真如博浪锤,事机不偶亦空施。
降城未分身无用,骂贼犹知舌可为。
膏火愿延三日死,海天能信六龙之。
长檐街上春秋祀,李邺魂应愧此祠。
这首诗名为《唐琦》,作者是明代的沈周。诗中以“一甓真如博浪锤”起笔,形象地比喻唐琦的英勇,暗示他像秦末陈涉投掷的博浪椎一样,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局势。然而,“事机不偶亦空施”表达了对唐琦未能成功扭转乾坤的遗憾,尽管他有壮志豪情。
接下来的两句“降城未分身无用,骂贼犹知舌可为”,描绘了唐琦在战败后,即使无法再战斗,但仍坚持用言语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不屈,显示出他的骨气和坚韧。
“膏火愿延三日死,海天能信六龙之”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忠诚与决心,即使面临死亡,也希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如同烛火般照亮黑暗,坚信自己的理想会得到上天的回应。
最后两句“长檐街上春秋祀,李邺魂应愧此祠”,表达了人们对唐琦的怀念和敬仰,他在死后仍被人们祭祀,连李邺这样的历史人物都感到惭愧,因为他的精神超越了时间,成为后人崇敬的对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唐琦的英勇、忠诚和坚韧,同时也寓含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和对后世影响的深思。
金陵斗繁华,此地独幽胜。
况际风日佳,一觞发啸咏。
带酒拜佛堂,操麈击清磬。
送响入山谷,山谷为之应。
看额题清凉,正医烦热病。
数转尽松篁,登山不得径。
老僧起前行,大似饶游兴。
山色乃出奇,递与人意竞。
陟巅憩孤亭,俯瞰江如镜。
湖芳字莫愁,井落胭脂靓。
指点向予言,靡靡俱可听。
典故属风流,无乃乱禅定。
僧善自解嘲,强曰无垢净。
彼谓予也迂,予谓僧也佞。
清事资快谈,大笑山欲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