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
优昙昨夜花开了,碧眼胡儿知未知。
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
优昙昨夜花开了,碧眼胡儿知未知。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败谷死灰枯木枝”描绘了一幅荒凉、寂寥的画面,败谷象征着事物的衰败,死灰比喻生命的消逝,枯木枝则暗示了生命的终结。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空幻。
次句“禅那一味说无思”,直接点明了禅学的核心——“无思”。禅宗强调的是直觉体验和内心领悟,而非外在知识的积累或逻辑推理。这里的“无思”并非指什么都不想,而是指超越了世俗的思考方式,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第三句“优昙昨夜花开了”,运用了佛教中的“优昙花”典故,象征着佛法的稀有与珍贵。优昙花在佛教中常被用来比喻佛法的难得和短暂,此处以“昨夜花开了”来表达佛法的突然显现,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顿悟和理解。
最后一句“碧眼胡儿知未知”,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比作给“碧眼胡儿”的启示,这里的“碧眼胡儿”可能是指外来者或是对佛法有不同理解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够触动他人,引发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佛法普遍性和普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佛教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禅学深邃而独特的见解,以及其对佛法广泛传播的期待。
滑石桥寒玉万寻,到君游日正春深。
诗人今拥油幢坐,曾听孤猿月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