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儿头角渐嶙峋,三载东风绛帐春。
白虎倘逢明主问,可能忘得授经人。
两儿头角渐嶙峋,三载东风绛帐春。
白虎倘逢明主问,可能忘得授经人。
此诗描绘了两位儿童成长的景象,以“头角渐嶙峋”形容他们逐渐成熟、智慧增长的状态。三载的时光仿佛在春风中流转,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氛围。“绛帐春”一词,既指代了教育的场所,也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儿童成长的喜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情。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想象与期待。如果“白虎”(古代象征贤士或帝王的使者)遇到明君询问,这位传授知识的“授经人”是否会被遗忘?这里不仅体现了对教育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知识传承与社会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这一设问,表达了对教育者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知识传播永续不息的信念。
杲杲朝日升,垂垂水田熟。
喌喌呼白鸡,决决饮黄犊。
稍稍溽暑收,瀼瀼露华沃。
庭户绝追呼,春秋足鱼菽。
卒岁计所馀,脩我墙与屋。
男悦女欣欣,杯炙劳僮仆。
躬耕一丘田,饱食讵非福。
日夕巧窥窬,川涂疲仕宦。
放利来怨憎,居高迩谤讪。
所得不俟失,虽荣何足羡。
未若村中农,腰镰安孤贱。
绿芋雨中羹,黄粱花下饭。
相过平生欢,握手聚亲串。
畴识心计劳,永辞不材患。
桔槔悬梁梠,婆娑甘景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