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耽夙寄,对此意殊饶。
细叶攒峰削,高柯累级遥。
沸涛仙梵落,掩盖宝幢摇。
舍利应曾贮,君无讶后凋。
浮图耽夙寄,对此意殊饶。
细叶攒峰削,高柯累级遥。
沸涛仙梵落,掩盖宝幢摇。
舍利应曾贮,君无讶后凋。
这首诗描绘了松塔的独特魅力,诗人孙传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塔的形态与氛围。首先,“浮图耽夙寄”,“浮图”即佛塔,这里借指松塔,诗人将松塔比作佛塔,暗示其庄严与神圣。“对此意殊饶”,表达了诗人对松塔的特别喜爱与感慨。
接着,“细叶攒峰削,高柯累级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松塔的外形特征。细密的松叶如同山峰般尖削,高大的枝干层层叠叠,远观更显其壮观。通过“攒”、“削”、“累级”等词,形象地展现了松塔的挺拔与层次感。
“沸涛仙梵落,掩盖宝幢摇”,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松塔的影子比作波涛,仿佛仙乐飘落,又似宝幢在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松塔在光影中的动态美。
最后,“舍利应曾贮,君无讶后凋”,诗人巧妙地将佛教中的圣物舍利与松塔联系起来,暗示松塔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如同舍利一般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松塔长久生命力的赞美,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塔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坚韧精神的颂扬。
昔年有仙人,炯炯双碧瞳。
手持珊瑚拂我顶,谓余逴有神仙风。
谪向樊笼二十年,清都紫府徒名传。
无由乘玉驷,直至参寥天。
传闻黄庭藏石室,琅玕为缄金作鐍。
便向青崖渡六龙,管教白昼生双翼。
青崖白石连丹丘,云车羽毂骖苍虬。
濯发瀑布水,身登香炉陬。
同行诸君多意气,作诗往往来相酬。
康乐因为吴会吟,安仁作赋如陈琳。
开缄展转再三读,重之不减双南金。
鸣榔鼓枻殊未已,此身己在庐山里。
行间倘遇浮丘公,云中遥谢二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