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
秋深夜迢遰,年长意萧疏。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
赖师方便语,渐得识真如。
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
秋深夜迢遰,年长意萧疏。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
赖师方便语,渐得识真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伴随着月光和霜气,悠然自得地吟咏诗词,宛如从一场梦中醒来,感受着清晨的新鲜与宁静。"秋深夜迢遰"则写出了深秋之夜的漫长与寂寞,而"年长意萧疏"表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世事的关注和执着逐渐减少,变得淡然。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中的"海上归难遂"可能是比喻,指的是回到内心世界的困难,而"人间事尽虚"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看破和放下。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最后两句"赖师方便语,渐得识真如"显示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依赖,以及通过佛教智慧逐渐认识到生命真相的过程。这里的"方便语"指的是佛教中的方便法门,即以适宜的方式引导众生,而"渐得识真如"则是表达了通过这种修行,逐步领悟到宇宙真理和本质的智慧。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禅意和超脱的情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和宇宙深刻理解与感悟。
结发论人物,倾心慕老成。
扫门嗟齿暮,洗眼失冰清。
心苦弹冠懒,名应脱屦轻。
眼高空尔辈,醉熟自平生。
长啸苏门冷,微颦下蔡倾。
千兵森武库,五字筑诗城。
鲍谢篇章丽,阴何句法精。
聱牙徒自放,贞耀复谁旌。
草露功名薄,春云岁月更。
鸭头江自绿,马鬣墓还平。
踪迹荆襄在,文华剑佩荣。
尘编愁独把,清泪一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