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农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古典文学的氛围。这里的“贡禹”指的是古代贡禹县,现代河南省的一部分,而“怀书日”则暗示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张衡作赋辰”提及了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张衡,他以擅长写赋著称,这里是说他在清晨创作文学作品。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引用,营造出一种学问与文化氛围。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这两句中,“杏花”和“菖叶”都是农村常见的植物,它们在这里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繁荣。通过将“杏花”比作“凤轸”,即凤凰的脚,这里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凤凰,增添了一份祥瑞之感;而“菖叶”则被形容为“龙鳞”,即龙的鳞片,这种比喻赋予了植物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接着,“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进一步描绘了农业景观。“瑞麦”与“嘉禾”都是美好的庄稼,它们“两岐”、“同颖”,形容了庄稼的繁茂和丰收。这里通过对农作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之物的感激。
最后,“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这两句表明,即便是帝王也不如自己在田间劳作的平静与满足。这里的“击壤”指的是耕种,是农事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自安贫”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接受和享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诗中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表露了他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巫山高,高几许,手拨丹霞窥万里。
凤翥鸾翔十二峰,紫翠堆中插熊耳。
挂壁猕猱喘不呼,翠微飞雨满成都。
蔽亏日月疑迟速,罗列冈峦忽有无。
势趋夔府更奔腾,陆海重关第一层。
白帝城头堪骋望,阳台虽胜不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