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抱幽姿,幽人得自怡。
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
窗前堪作伴,閒读九歌词。
蔼蔼抱幽姿,幽人得自怡。
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
窗前堪作伴,閒读九歌词。
这首诗名为《对兰》,作者是宋代的连文凤。诗中描绘了兰花的深沉雅致和内在品质。"蔼蔼抱幽姿",形象地写出兰花的茂盛与幽静之美,仿佛怀抱深藏不露的才情。"幽人得自怡",表达了诗人欣赏兰花的同时,也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愉悦。"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诗人将兰花比作君子,赞美其品格高尚,美并不单纯在于外在的花朵,更在于内在的精神气质。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在污浊的世间环境中,兰花依然保持其清香,象征着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性。最后两句"窗前堪作伴,閒读九歌词",诗人将兰花视为书房中的良伴,陪伴自己在闲暇时光阅读经典,进一步强化了兰花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兰花的自然之美,又赋予其深厚的人格象征,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羌笛落花天,办香鞯两两,愁人归去。
连夜梦魂飞,飞不到、天堑东头烟树。
空邮古戍,一灯败壁然诗句。
不信黄尘消不尽,摘粉搓脂情绪。
登车切莫回头,怕回头还见,高城尺五。
城里正端阳,香车过、多少青红儿女。吟情太苦。
归来未算年华误。
一剑还君君莫问,换了江关词赋。
嚼曲含香,吹笙聘月,华年心绪愔愔。
十二重帘,重重阁住春阴。
花魂蝶梦飞难度,倩何人、料理幽襟。
问春人,知否园亭,啼遍流莺。
生愁一点朝云散,把青梅细数,红豆闲吟。
尚怯馀寒,争教负了香衾。
痴鬟不放熏篝稳,坠猩红、半幅吴绫。
启湘屏,多病心情,忘系花铃。
珂里新晴,试清游、过却愔愔坊陌。
欢期暗数,艳景易成陈迹。
旗亭唤酒,倩评跋、好春颜色。
吟遍了,紫曲尘香,惟是燕莺曾识。幽兰素芬堪摘。
怕东风、认作寻常标格。琴心倦倚,梦里水波空碧。
何人寄语,但花外玉箫知得。
重看取、小字银钩,冷绡翠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