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南冈下,榛曲带平津。
桑麻二三里,墟落八九邻。
前村夜来雨,晨兴事耕耘。
日夕荷锄归,浊酒燃荆薪。
掩户读我书,自谓羲皇人。
怅望白云交,悠悠颍川滨。
卜居南冈下,榛曲带平津。
桑麻二三里,墟落八九邻。
前村夜来雨,晨兴事耕耘。
日夕荷锄归,浊酒燃荆薪。
掩户读我书,自谓羲皇人。
怅望白云交,悠悠颍川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卜居于南冈之下,周围环境清幽,有榛曲环绕,一条平津流过,远处是桑麻交织的田野,村落间邻里相望,充满和谐与安宁。清晨,村庄被一场夜雨洗礼,村民们在忙碌的耕作中迎来新的一天;傍晚时分,劳作一天的人们荷锄而归,以一杯浊酒和荆薪之火,享受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诗人独自掩门读书,仿佛置身于远古的羲皇时代,内心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他眺望着白云交映的天空,思绪飘向了遥远的颍川之滨,那里或许是他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绿。
佳人不可见,夜半风满竹。
竹声入清梦,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兰若,欲往宁畏独。
老僧亦知人,逢场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幽涧供濯足。
便可赋归欤,箪瓢胜鼎肉。
元正启祚旧时事,万物咸新今日春。
自是天机超妙化,何须更捋鬼头巾。
攀北斗,倚南辰,唱拍相随特地新。
引得水轮风轮火轮金轮相磨俱不动,执持世界等空手,面皮厚三寸,眉毛重八斤。
有时无事倚门立,十字街头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