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云散碧天露,策马遂造最高处。
谷中婪热尚觉炎,峰顶峭寒不禁遽。
几番画意徒凝眸,今朝亲到兴始酬。
树犹张王依岩绿,泉自清凉羃石流。
近村远墅都结揽,黍高稻下黄云染。
关外秋成乃尔佳,豫民被潦顿遥感。
清秋云散碧天露,策马遂造最高处。
谷中婪热尚觉炎,峰顶峭寒不禁遽。
几番画意徒凝眸,今朝亲到兴始酬。
树犹张王依岩绿,泉自清凉羃石流。
近村远墅都结揽,黍高稻下黄云染。
关外秋成乃尔佳,豫民被潦顿遥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四面云山亭子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秋的自然之美。开篇“清秋云散碧天露”,以清朗的秋日景象为背景,云雾散去,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露珠在阳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策马遂造最高处”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攀登至山顶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精神。“谷中婪热尚觉炎,峰顶峭寒不禁遽”对比了山谷与山顶的温度差异,谷底炎热未消,而山顶则寒气逼人,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凸显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壮丽。
“几番画意徒凝眸,今朝亲到兴始酬”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渴望与实际见到美景后的满足与喜悦。通过多次想象与期待,最终亲自到达,才真正领略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
“树犹张王依岩绿,泉自清凉羃石流”描绘了山间树木郁郁葱葱,泉水从岩石间潺潺流出的景象,绿树与清泉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近村远墅都结揽,黍高稻下黄云染”则将视角拉回人间,描绘了村庄与田野的景象,黍子与稻谷在秋风中摇曳,如同金色的云彩覆盖大地,展现出丰收的景象。
最后,“关外秋成乃尔佳,豫民被潦顿遥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的感慨,尽管身处边关之外,但秋收的景象依然美好,让人心生欢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对人民的深深关切,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我昔游虎跑,旋归一何蚤。
奄忽逾十年,寻常挂怀抱。
题诗寄尊宿,平生缘未了。
兹游非偶然,历境极深窈。
山灵喜客至,随方故呈巧。
钟梵鸣云间,楼台出林杪。
涓涓石中泉,天遗润枯槁。
瀹茗味更佳,烦劳顿如扫。
载咏坡仙诗,翛然出尘表。
夕阳下高树,暝色栖芳草。
携被卧重岩,山空寂以悄。
神清不能寐,转辗达昏晓。
晨光忽熹微,啁哳闻啼鸟。
揽衣出烟萝,从人问周道。
问津武塘下,揽衣独吟行。
徘徊古道旁,累然见孤茔。
荆榛窜狐兔,牧竖时来登。
橡树半无枝,曲池犹未平。
哀哉梅花庵,一仆不复兴。
空遗水墨踪,允为后世程。
高风董巨间,不得名丹青。
古碑亡文章,但铭卒与生。
生前徇名教,岂乐浮屠名。
将非有深识,季世多兵争。
愚人信因果,庶几保其形。
同时富豪家,厚葬侔山陵。
毁盗殆无馀,遗骸纵复横。
珠柙去已久,蔓草来相萦。
何如一抔下,晏然无震惊。
取重亮在人,信非山水灵。
采芳荐清醑,日落风悲鸣。
遥遥望遐躅,感叹有馀情。
仙人何翩翩,来自芙蓉城。
苍龙驾羽盖,白鹿夹云軿。
飘摇紫霞裾,旖旎彩霓旌。
扬言语世人,吾道可长生。
鼎中养铅汞,火候日抽增。
龙虎得交媾,丹成化黄金。
服之生羽翼,轻举升天行。
历览周八极,飞行不暂停。
赤松与王乔,揖手来相迎。
徘徊云路侧,翱翔朝太清。
上帝休北牖,群仙集南楹。
楹间两玉女,云璈杂鸾笙。
饮尔流霞杯,侑尔步虚声。
不生亦不灭,倏尔数千龄。
俯首观下世,尘雾杳冥冥。
我闻仙人语,太息泪沾缨。
秦皇与汉武,学仙尽无成。
辒辌鲍鱼腥,茂陵松柏青。
此时仙人在,胡不救其倾。
仙人言虽好,掩耳不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