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峻独立的山峰,如同隐居的高士,远离尘世纷扰,孤峭耸立在咫尺之遥的天空中,其内部深邃广阔,足以容纳数百之众。诗人以山比喻高洁之士,暗示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着超然的态度。
然而,尽管山不主动寻求龙的栖息,但其下的洞穴却成为龙的府邸,象征着即使不刻意招引,也有贤才自会聚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龙一样潜藏于世,等待时机展现才华。
接着,诗人呼唤风神飞廉,意欲驱使它将这座山带到空中,寓意唤醒沉睡的贤者,让他们接受天下的期盼和期待。诗人强调自己的行为不会随意,只会谨慎地激励,希望得到回应,而不是让人才继续沉迷于安逸。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隐士的赞美,也寄寓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呼唤,体现了宋代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玉川子后是吾生,自课园中拾晚荣。
搀雨金芒排世好,饱春香瓣见天成。
不烦钲鼓腾山啖,剩有旗鎗战酒兵。
凤舞赐团今绝想,只凭苦硬养幽清。
清江如玦山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
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濛间。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
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
每来亭上小箕踞,傲睨山色挹江光。
一樽从君多暇日,更诵清诗绿人发。
绝胜九衢尘雾中,金印累累客牢石。
南宫严严各分房,过眼千牍春昼长。
戛戛百楛收一良,主司黍累作低昂。
黄道湛碧谁为章,胡郎笔势傲长杨。
掉臂旧升贾马堂,自读君文此心降。
看写帝伯仍皇王,诸公盥诵颜为庄。
射策便近天子光,一鸣坐瘖千驷行。
腾陵绝涧略不妨,我昔涂抹策寒荒。
囊笔亦解趋东廊,一官蹭蹬鬓颔霜。
桑榆聊乐师陈黄,逐逐一饱随工商。
才无它奇堪斗量,放君绿鬓便银黄。
功名若木升朝阳,雕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累金玉佩苍。
功成昼绣归郑乡,车笠旧誓无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