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如玦山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
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濛间。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
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
每来亭上小箕踞,傲睨山色挹江光。
一樽从君多暇日,更诵清诗绿人发。
绝胜九衢尘雾中,金印累累客牢石。
清江如玦山如环,主人胸次自江山。
寰中秀气困豪取,著亭杳霭空濛间。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
市声隐地了不闻,贪看霏烟抹层巘。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
每来亭上小箕踞,傲睨山色挹江光。
一樽从君多暇日,更诵清诗绿人发。
绝胜九衢尘雾中,金印累累客牢石。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以"清江如玦山如环"起笔,比喻江水蜿蜒曲折,山峦环抱,展现出自然的优美曲线。接着,他赞赏主人汪叔量胸襟宽广,如同拥有江山般的壮志豪情。
"寰中秀气困豪取"一句,表达了对汪叔量才华横溢的赞美,认为他能汇聚天地间的精华。"著亭杳霭空濛间"则描绘了亭子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显得神秘而静谧。
"碧浪明边帆影远,暖风香里林花晚"两句,通过动态的帆影和晚来的花香,进一步渲染出恬淡的氛围。诗人沉醉于这样的景致,以至于市井之声都消失在耳畔,只专注于眼前的美景。
"青山隐吏须已霜,带宽未用怜东阳"暗指主人汪叔量虽身处官场,但保持着隐士般的淡泊,即使腰带宽松也不在意世俗的荣华。在亭中,他随意地坐着,傲视山色,享受江光。
最后,诗人祝愿主人在闲暇时光里品酒诵诗,感叹这比尘世间的喧嚣繁华要高出许多,表达了对汪叔量超脱生活的羡慕和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赞美了主人的品格与情趣,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湖石玲珑,苔枝偃蹇,朝来庭院寒峭。
碎点轻黄,横簪高髻,最识道家妆好。
水仙为伴,彷佛见、藐姑风貌。
宫镜愁窥,半额传真,试将分照。帘幕翠钩四绕。
兽炉温、绮筵开了。回忆巡檐孤咏,索伊同笑。
密缀金铃恨小。怕未似、春幡护花巧。
错认狂蜂,幽香自抱。
霁景明媚。画栏槛、慵孤倚。
燕栖旧宇,蜂喧午枕,随分游观,万感交起。
去年相并小楼中,正烂漫、倚红偎翠。
窥晓妆、罗幕风轻,镜奁开、写春衫眉意。
脸霞微晕羞桃李。恨芳节、凋蘦易。
渭城饯别河桥,眺远海思云,愁浩渺千里。
乱花飞絮极飘飏,料都做、两边清泪。
拣垂杨、手结烟条,万千丝、祗情丝难理。
又霜钟警梦夜凄清,雁阵破空来。
自榆关风紧,芦沟月冷,秋思难排。
应羡六朝金粉,嘹唳度长淮。
铁索沈江后,楼殿成灰。
本是随阳信鸟,甚浅洲远渚,不肯徘徊。
历间关烽火,毛羽屡惊摧。
倘遭逢、青冥矰缴,剩衔芦、孤影亦堪哀。
何如共、泛沧溟去,游戏蓬莱。
琼姿似泫。记彩驾驻云,花阴曾见。
绣软御街,移取春风入瀛苑。飞英芳昼初开宴。
报消息、天山传箭。赵昌图在,谁分嫩粉,染来宫扇。
愁远。笙歌散尽,瘦枝吊影,倚天楼殿。
漫弄旧香,忆著当时应肠断。残妆如对徐妃面。
剩飘零、虚迎铜辇。题庵凭文,龟堂故情怎遣。
呜咽丹棱水不波。拍浮来赴小红螺。
临风坐接秋香近,擎露凉分太乙多。
从汗漫,日亡何。霸陵醉尉不须诃。
白头野史亭前客,消得平生老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