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
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
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
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
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
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
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
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
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南浦·和徐西崖赠别》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作。开篇“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直接点出离别的场景,红亭、河桥、酒,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感伤的氛围。接着,“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借景抒情,以杨柳依依象征离别之苦,画栏杆与垂柳相映,更显离别之哀。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南风、暮潮暗示着友人即将远行,词人借此寄托对友人的深深牵挂。接下来,“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直接表达了离别后的失落与不舍,赠鞭之举寓意深情,词人的眼泪滴落在征袍上,显得尤为感人。
下片转向对往昔欢聚时光的回忆,“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描绘了曾经的游赏之乐,春意盎然与花梢热闹形成对比,凸显了如今的孤寂。然后,“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再次回忆起与佳人的美好时光,深夜的箫声更添离愁。
最后,“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写词人在南浦歌声中为友人再次弹奏,表达对友人的深深眷恋。结尾“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以问句收束,既是对友人的慰藉,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宣泄,道出了离别时刻最销魂的莫过于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赠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