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三》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

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

(0)
翻译
清庙中的书籍如珍宝,熙朝的雅乐颂声悠扬。
皇帝频繁地在三个节日召唤群臣,时光荏苒,白发渐生。
家中衣食充足,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深沉。
闲居时倾听床下的贤士,不时吟咏诸葛亮的诗篇。
注释
清庙:古代宗庙,此处指朝廷。
图书宝:珍贵的书籍。
熙朝:繁荣昌盛的时代。
雅颂音:典雅的颂歌之声。
频繁:常常。
三节:指春、夏、秋三个重要节日。
荏苒:形容时间流逝。
二毛:双鬓斑白,代指年老。
衣食:日常生活所需。
家才足:家庭生活富足。
丘园:田园或隐居之地。
意亦深:内心深处的向往。
卧听:躺着聆听。
床下士:指床下有德才之士。
武侯:诸葛亮,字孔明,被尊称为武侯。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适的作品,属于送别诗的一种。诗中通过对郑丈赴建宁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清庙图书宝,熙朝雅颂音":这两句描绘出一个清净庄严的庙宇场景,其中藏有珍贵的图书,并且传来了熙朝(指宋仁宗时期,以礼乐文化著称)之美好音乐的回声。这里借“清庙”表达一种超脱尘世、崇尚文艺的氛围。

"频繁三节召,荏苒二毛侵":此处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表现出对郑丈行程中不断变化的季节和岁月的感慨。"三节"指春夏秋三个季节,而"二毛"则是形容时间流逝极快,一转眼就过去了。

"衣食家才足,丘园意亦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郑丈家庭生活的关心,并希望他家中衣食无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深情。

"卧听床下士,时作武侯吟":这两句则是诗人卧病在床,却仍能听到室外友人(“床下士”)的交谈声,以及偶尔吟咏着历史上著名将领诸葛亮(武侯)的诗歌。这里展现了诗人即使身体不适,也不忘文学创作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郑丈离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时光流逝、友情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淡定而深远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上元山中百姓出游作三章谕之·其三

好去耕耘陇上田,但能勤苦有丰年。

家家饱暖身康健,更向明年看月圆。

(0)

白公草堂

庐阜双林寺,炉峰几瓣香。

日烘烟袅紫,敬为白公堂。

(0)

数日天气朝阴莫晴复用前韵

忍饥面目类颜回,仅得青天半日开。

且愿催诗无雨至,只宜送月有风来。

出游偶以文昌霁,待满当为桀溺推。

曰雨曰旸皆帝力,麦苗无害免书灾。

(0)

州宅十二咏.绮霞亭

孤鹜同飞处,澄江共赋时。

晚来亭上看,真是谢公诗。

(0)

景卢嘉叟各和诗五首复用前韵

草堂相去不多赊,雨后登临唤革华。

心喜渊明尊有酒,眼惊太白笔生花。

来看四泽满时水,归见九光披处霞。

得两使君诗十首,郡斋传写费川麻。

(0)

七月三日至鄱阳·其一

我来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常迟留。

绝境遥通云锦洞,清音下瞰琵琶洲。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