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斜霏动远吹,暗馥留微火。
心事共成灰,窗间一翁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斜霏动远吹",形象地写出晚风轻轻摇动着斜落的烟霭,远处似乎传来微弱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中略带寂寥的氛围。"暗馥留微火",则通过暗淡的香气和微弱的火光,暗示了室内有人在默默焚香,这可能是诗人独自一人,也可能是在寄托某种情感或思绪。
"心事共成灰",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喻为香烬,寓意心中的愁绪、思念或理想已化作灰烬,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或失落感。最后一句"窗间一翁坐",直接点出诗人的孤独状态,一个老翁独坐在窗边,与香烟相伴,更显其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焚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借助焚香这一日常细节,寓情于景,富有深意。高启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廖氏居七闽,土俗变齐鲁。
子孙仁且寿,每继先父祖。
作堂名世綵,此意天所予。
近者得矜式,远者快先睹。
今公怀直道,邪正有区处。
还家上此堂,父祖当笑许。
小人慕清风,想像濯烦暑。
孰知少年场,有此毛发古。
何时望世綵,得听公笑语。
老松卧岁寒,亦以蔽风雨。
人或不予知,亦莫予敢侮。
楞伽室中绝皂白,去天何止三百尺。
只今更住最高峰,斋无木鱼粥无钟。
已将虎兕等蝼蚁,更许蛙蚓同蛟龙。
闻道说禅通一线,为尔不识楞伽面。
一生强项我所知,气压霜皮四十围。
世人未辨此真伪,敢向楞伽论是非。
诸公固是旧所适,郑髯从之新有得。
欲将此意向楞伽,但道鹄乌同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