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其四》
《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其四》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肮脏老张镐,寂寞穷黔娄。

古人日已远,此意谁复酬。

墨翟突不黔,仲尼辙环周。

岂为一身计,实怀四海忧。

沮溺但躬耕,吾岂斯人俦。

有酒且径醉,无酒不必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其四)。诗中借用了古代贤士如张镐、黔娄、墨翟、孔子、沮溺等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生活态度的赞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感慨。

首句“肮脏老张镐,寂寞穷黔娄”描绘了张镐和黔娄两位古代贤士的清贫生活,他们虽身处困境,却保持高洁的品德,不为世俗所动。接着,“古人日已远,此意谁复酬”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精神的追思,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类似精神的遗憾。

“墨翟突不黔,仲尼辙环周”两句,分别引用了墨子和孔子的事迹,墨子坚守道义,即使家中烟囱未被熏黑也不改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传播儒家思想。这两句强调了古代贤士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不为个人利益所困。

“岂为一身计,实怀四海忧”进一步阐述了古代贤士的高尚情操,他们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福祉,而非个人的得失。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是诗人所钦佩的。

“沮溺但躬耕,吾岂斯人俦”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最后,“有酒且径醉,无酒不必求”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态度,即使物质条件有限,也应乐观面对,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贤士的生活态度与现代人的境遇,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自我激励。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郡守王公廷招游大云庵同用春字

谢守屏纷务,韦公访净因。

石门纡画戟,云径拥朱轮。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

从兹双树下,扫榻待行春。

(0)

初夏积雨

春去思何如,愁霖伴病居。

未经芳草歇,空数落花馀。

檐雾难开嶂,溪流易合渠。

杜门谁与晤,惟有乐琴书。

(0)

子约庭中赏紫牡丹作进酒歌悼张子

人逢花下偏宜酒,况复名花世罕有。

魏公园中擅品奇,贵妃宫内传名久。

此种云自洛阳来,江左移将不易开。

纤纤映日新妆丽,袅袅临风舞袖回。

珍重祗怜倾国色,沈沦肯惜少年才。

密友看花记昔时,张仲当筵亦太痴。

一曲强簪花调笑,百杯犹诉酒行迟。

但见芳菲花不改,空思鸡黍人何在。

春风解道有时还,朝露宁知莫相待。

可因白发耻看花,若个朱颜得驻霞。

兄弟谢庭多乐事,世人徒数季伦家。

(0)

寄题宗室芙蓉园

忘忧杨柳馆,逍遥芙蓉园。

粲粲朱华冒,田田绿叶繁。

日涉宛成趣,朅来殊避喧。

心将隐沦逸,迹谢帝子尊。

瑶琴既以御,缃帙亦间翻。

采赋等梁孝,敦诗从楚元。

美人隔千里,幽芳谁为搴。

轻舟越江渚,欲往执孤鸳。

无媒焉所托,有怀何由宣。

申章聊代讯,寤歌在弗谖。

(0)

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其二

怜君昔抱疴,甘此武夷卧。

宁期时网牵,复枉金门步。

命驾轻千里,倾盖在一顾。

并非希世姿,遂与惊年暮。

天道邈难谋,人事艰多迕。

缅然异得丧,已矣各去住。

聚既同朝云,散亦等晨雾。

幸有盈尊酒,绸缪抒情愫。

行予身实辽,愿子心相故。

(0)

夜泊鲁桥胡中丞驰翰至披襟起坐秉烛读之沨沨乐章声中金石口占奉谢

见君晴,别君雨。人向巫阳去,别君云作雨。

思君月出云,疑是湘江上,猿啼不可闻。

河水瀰瀰,获此双鲤。赠比琅玕,报匪琼玖。

夜中不能寐,起坐理金声。

山月为我明,河水为我清,思君不见那为情。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