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寺》
《灵岩寺》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

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

(0)
翻译
天柱峰高直逼天空清澈,灵岩顶端独享崇高的名声。
人间所有的石头都如同奴仆,世间没有哪座山能成为兄弟。
砍柴小径积雪深厚常有虎踪,清澈溪流边温暖风吹过只有猿猴鸣叫。
我这旅人本就是山林之人,见到这样的景色怎能不心生情感。
注释
天柱峰:形容极高峻的山峰。
太清:指天空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灵岩:神圣而灵秀的岩石。
奴仆:比喻地位低微的事物。
弟兄:这里比喻平等的山峰。
樵径:砍柴的小路。
虎迹:老虎留下的足迹。
猿声:猿猴的叫声。
客身:旅居他乡的人。
山林种:指向往自然生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和灵岩寺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感慨。首句“天柱峰高逼太清”展现了天柱峰之高峻,仿佛直插云霄,与天相连,给人以清灵脱俗之感。次句“灵岩端足擅高名”则强调灵岩寺在众多山峰中的独特地位和声誉。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将人间的石头比喻为“奴仆”,而天下群山则无法与灵岩寺相提并论,暗示灵岩寺的崇高地位无人能及。“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描绘了山中环境的荒野与宁静,雪深虎行、猿声清溪,增添了神秘与原始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客身元是山林种,见此如何不动情”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深情。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和慎思诗呈同院后至诸公

文书汗牛马,栋宇切昭回。

剸玉君曾试,吹竽我亦来。

鉴精真有赖,诗妙不容陪。

只忆归山去,霜畦斸芋魁。

(0)

题三茅风雨图

笔间云气生毫末,纸上松声听有无。

收得三茅风雨样,高堂六月是冰壶。

(0)

登榕溪阁

公馀赢得暂时休,归骑匆匆更少留。

古木千章环美荫,危亭百尺枕清流。

诗翁仙去留遗迹,病守重来访昔游。

坐久西山衔落照,一行鸥鹭起汀洲。

(0)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其二

耆旧如公少,明时岂弃材。

一麾聊出守,三径即归来。

白璧人何在,黄粱梦已回。

秋风正摇落,楚挽不胜哀。

(0)

沈朝议之渊挽诗·其二

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

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

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0)

菩萨蛮·其三

飞英不向枝头住。等闲又送春归去。云幄翠阴浮。

长随日脚流。玉箫吹凤怨。惊起楼中燕。

飞去自双双。恼人空断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