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阜陵按射殿南闱,同执彫弓侍赭衣。

病我已逢明主赐,失公弥觉旧人稀。

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

不只只鸡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

(0)
注释
阜陵按射殿:阜陵宫殿的射箭场。
南闱:南方的围场。
彫弓:雕饰的弓。
侍赭衣:侍奉穿着红色官服的君主。
病我:病弱的我。
明主:贤明的君主。
失公:失去公正的朋友。
旧人稀:老朋友稀少。
旌旗北伐:挥舞旗帜北伐的志向。
心徒在:内心仍然坚定。
香火西清:指宫廷或庙宇的香火。
梦已非:不再是梦境中的情景。
只鸡:比喻微小的出路。
无路去:没有出路。
身世渐同归:人生的结局逐渐相同。
翻译
在阜陵按射殿的南边围场,一同手持雕饰的弓箭侍奉着身穿红衣的君主。
我已经病弱,有幸遇到贤明的君主恩赐,但失去公正的朋友后,感到身边的老友愈发稀少。
虽然心中仍怀北伐的壮志,但现实中的香火祭祀已不再是往昔梦境。
不只是道路难寻,我也深知自己的人生境遇正与众人一同走向终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程枢密父待制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故友的哀悼和对往昔共事的怀念。首句“阜陵按射殿南闱”描绘了阜陵之地的射箭场景,暗示了程枢密的军事生涯。接着,“同执雕弓侍赭衣”回忆了他们一同侍奉君主的时光,表达了对程枢密忠诚的敬意。

“病我已逢明主赐”暗指程枢密在病中仍得到皇帝的恩赐,显示出他的地位和皇帝的信任。“失公弥觉旧人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去世后,身边知己越来越少的感慨。

“旌旗北伐心徒在”表达了程枢密对于北伐壮志未酬的遗憾,虽然他已经无法亲自参与,但这份志向依然存在。“香火西清梦已非”借西清宫的香火不再,暗示了故人的离世,梦境也不再相同,充满了哀伤。

最后两句“不只只鸡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意识到自己与故友一样,都面临生命的终点,人生道路逐渐走向相同的归宿。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记梦

胡为在深谷,朝旭开新晴。

苍崖荫松柏,浮翠滴空明。

道人四五辈,羽衣翩跹轻。

一人化为鹤,导余前溪行。

惝恍入古寺,寺古忘其名。

中有庞眉翁,聚石谈无生。

听之久伫立,语陂理却平。

飒然长风鸣,幽鸟时一惊。

山溜何泠泠,兼之清磬声。

(0)

画鹰

老树秋落日,古墙风满原。

苍然眉睫动,谁以羽毛论。

有想终能去,无群亦忘尊。

他时燕雀上,酸目见飞翻。

(0)

望雪

连夜朔风劲,满庭残叶翻。

万山都削玉,一鹤尚当门。

沙远若无岸,楼高知有村。

愧非梁苑笔,相对且倾尊。

(0)

阅从孙懿辰童试诸艺斐然可观率成志喜用坡公贺子由生孙斗老韵兼以勖之

畏景苦炎蒸,风亭思栉沐。

佳文来稚孙,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细书耐三复。

理法颇惬心,精神亦满腹。

山公曰馨儿,韩门数高足。

出语惊长老,翘秀动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丰年玉。

念昔尔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学痴伯翁,官同鱼上竹。

业精无过勤,学优端在熟。

积书如积金,能使要能读。

勿局管中窥,当穿垣外瞩。

麟角果然成,鳌头不难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

(0)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其三

我本江东一步兵,多君千里致莼羹。

湖楼小住听春雨,不为秋风作此行。

(0)

鲇鱼关

山压孤城断,关临大漠开。

列屏高碍日,阴壑自生雷。

古隘鱼灵守,秋空虎气来。

继光曾转战,锁钥想边才。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