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四言诗

周道载兴,象日之明。万邦咸庆,百谷用成。

于穆圣祖,祗荐鸿名。祀于庙社,陈其牺牲。

进旅退旅,皇武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以妥以侑,既和且平。至诚潜达,介福攸宁。

(0)
注释
周道:指周朝的治国之道或大道的兴起。
载兴:兴起,开始兴盛。
象日之明:像太阳一样明亮,比喻治理光明正大。
万邦:众多国家。
咸庆:都庆祝。
于穆:庄严的样子,形容极其恭敬。
圣祖:神圣的祖先,这里特指周朝的先祖。
祗荐:恭敬地献上。
鸿名:崇高的名声或敬意。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表国家的祭祀场所。
进旅退旅:军队进退一致,形容纪律严明。
皇武之形:皇者(君主)军队的威武形象。
一倡三叹:一人领唱,三人应和,形容音乐和谐动听。
朱弦之声:红色琴弦发出的声音,代指高雅的音乐。
以妥以侑:妥为安抚,侑为劝食,这里指祭祀中的慰藉与鼓励。
至诚潜达:最真诚的心意暗暗传递到达。
介福攸宁:重大的福分悠然降临,带来安宁。
翻译
大道兴起,如同太阳般光明。万国同庆,五谷因此丰登。
庄严神圣的祖先,虔诚献上崇高的敬意。在宗庙社稷中,陈列着祭祀的牲礼。
进退有序,展现皇者军队的威仪。一唱三回响,那是红弦琴音之美妙。
以此慰藉与劝勉,和谐而又安宁。至诚之心暗中传递,巨大的福祉悠然降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盛大的祭祀场景,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与祭奠活动。诗中“周道载兴,象日之明”表达了一种光明正大的气氛,彰显出一种文化和道德的复兴。而“万邦咸庆,百谷用成”则展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以及农业生产的丰收。

诗人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来表达对圣祖的尊崇,“于穆圣祖,祗荐鸿名。祀于庙社,陈其牺牲”,这些行文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宗族和国家根源的重视,以及通过祭祀活动来维系社会秩序和精神信仰。

“进旅退旅,皇武之形”可能是指祭祀中进行的一系列仪式动作,“一倡三叹,朱弦之声”则描绘了祭祀中的音乐舞蹈活动,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庄重和神圣的氛围。

最后,“以妥以侑,既和且平。至诚潜达,介福攸宁”表达了一种心态与愿望,希望通过祭祀来获得内心的平和,以及对未来美好命运的期盼。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文化,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秩序、和谐以及福祉的追求。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五

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

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0)

临终诗

旧国深恩不易酬,又离继母出他州。

谁知天怒无因息,积愧终身乞速休。

(0)

秋晚同友人闲步

藉草与行莎,相看日未斜。

断崖分鸟道,疏树见人家。

望远临孤石,吟馀落片霞。

野情看不足,归路思犹赊。

(0)

题褒城驿池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

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

(0)

和主司王起

满朝簪发半门生,又见新书甲乙名。

孤进自今开道路,至公依旧振寰瀛。

云飞太华清词著,花发长安白屋荣。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将报德是经营。

(0)

奉和御制旋师喜捷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