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清,霅溪绿,溪水湾环绕天目。
山间古邑三百家,日出隔溪闻打衙,长官长髯帽乌纱。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紫兰花开为谁好,年年岁岁溪南道。
不见西陵白发人,荆江夜雪唱阳春。
阳春绝唱和者寡,客醉闻之双泪洒。
夜来魂梦海中山,缥缈云涛烟浪间。
云涛烟浪不可渡,睡觉秋风落桐树。
秦吉了,秦吉了,言语无人会。
无人会得奈君何,且向紫兰花下醉。
苕溪清,霅溪绿,溪水湾环绕天目。
山间古邑三百家,日出隔溪闻打衙,长官长髯帽乌纱。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紫兰花开为谁好,年年岁岁溪南道。
不见西陵白发人,荆江夜雪唱阳春。
阳春绝唱和者寡,客醉闻之双泪洒。
夜来魂梦海中山,缥缈云涛烟浪间。
云涛烟浪不可渡,睡觉秋风落桐树。
秦吉了,秦吉了,言语无人会。
无人会得奈君何,且向紫兰花下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通过对苕溪、霅溪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秀美。诗人以溪水环绕天目山,古邑人家的日出打衙为背景,刻画了一幅恬淡的乡村生活画面。长官的形象被赋予了诗意,醉卧紫兰花下的他显得超脱俗世。
诗中“紫兰花开为谁好”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溪边老友的怀念。诗人感叹岁月如梭,不见昔日的老友,只能在荆江夜雪中听到阳春曲调,而这种绝唱却少有人能共鸣,令人感伤。“夜来魂梦海中山”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云涛烟浪象征着阻隔和无尽的哀思。
最后,诗人借秦吉了的叫声表达孤独和无奈,只能在紫兰花下借酒浇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