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妙高台,飞到峰头住。
逢师卓锡声,不敢复飞去。
金山妙高台,飞到峰头住。
逢师卓锡声,不敢复飞去。
这首诗描绘了妙高峰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首句“金山妙高台,飞到峰头住”,以“金山”为背景,点出“妙高台”的位置,仿佛这座台是自然界的瑰宝,直接坐落在山峰之巅,暗示其非凡的地位和独特的魅力。接着,“飞到峰头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妙高台”以生命,仿佛它从空中降落,选择在此驻足,强调其与众不同的存在感。
“逢师卓锡声,不敢复飞去。”则进一步深化了妙高峰的神秘色彩。这里的“师”可能指的是高僧或隐士,他们或许在山中修行,留下卓锡(即在某地建立道场)的传说。这句诗通过“逢师”这一情节,增添了故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妙高峰神圣不可侵犯之感的敬畏之情。最后,“不敢复飞去”则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强调了妙高峰作为圣地的地位,即便是飞翔的仙灵,也不敢轻易离开,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妙高峰的庄严与神秘,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