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
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
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
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
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
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贵族女子的生活画卷,通过精细的物象和生动的情态,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闲适与娇媚。
开篇“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两句,以华美的辞藻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生活场景。朱丝指的是用红丝线缠绕的琴弦,金点杂则是指装饰品上的点缀,双蒂芙蓉象征着贵族女子之间的和睦与共生,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富丽的氛围。
接着“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两句,则直接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她穿着精致的罗裳,面容娇美,眉目间透露出一股不经意的娇憨。这里的“稚女”和“娇暮妆”都突出了女性特有的柔弱与可爱。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两句,则转向了室内陈设,通过对贵重材料如木、牙以及云母的使用,展示了当时富贵之家的生活水平。这些豪华的物品构成了一个奢侈而温暖的私人空间。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这位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可能是在为自己的容貌和年龄所带来的变化感到羞涩或是不安。这种微妙的情感流露,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最后,“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两句,则在时间的流逝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挽留这些瞬间的遗憾。这里的“红销月”和“不复见”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摹,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也揭示了古代女性生活中的闲适与矛盾,以及她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微妙位置。
东峰不可极,乃知造化尊。
屹然鼎彝峙,势如虎豹蹲。
松气望蔚蓝,无人践霜根。
巨灵拓太古,高掌谁能扪。
晨光没河汉,似有云车痕。
阴风折秋花,吹落洗头盆。
蜷局念乡国,久客伤精魂。
且复望虞渊,散发晞朝暾。
犁沟划绝壁,直上无回藏。
熊经复鱼贯,谁得相扶将。
危柯袅撑拄,修绠垂毫芒。
仰睇愁瞑眩,况乃穷八荒。
昔梦逐化人,灵境空徬徨。
退身渺无地,懦夫亦时强。
高林绝鸟雀,万壑闻笙簧。
便合此中住,弥年承玉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