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雨中的虎丘山登高望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句“何处登高写壮怀”,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登高抒发豪情壮志的渴望。接着“生公说法有层台”一句,巧妙地将佛教典故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赋予了登山活动更深的文化内涵。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两句,展现了诗人不畏风雨,坚持赴约的情态,同时也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之美的精神。接下来,“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景象,紫萸和黄菊作为秋日的象征,与友人共同把玩,更添了几分诗意。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则是对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热爱生活、珍惜相聚时光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徵明及其友人在雨中登高、赏景、饮酒、品花的悠闲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逸民吟·其二

我愿遁居,隐身岩穴。宠辱弗荣,谁能羁绁。

(0)

寄叔盛叔雍叔叙诸侄

余宗本名门,历年逾五百。

家世笃忠贞,奕叶传清白。

大父常山公,举代称儒宗。

厥生子三人,衍庆流无穷。

伯也实乃祖,季也为叔父。

出处虽不齐,辛勤植门户。

仲即我严君,力学贯天人。

斯文绍前哲,盛名天下闻。

余生蹇且劣,髫年失怙恃。

蓼莪重兴哀,风木感劬瘁。

间关四十载,无术周其身。

黾勉缉先业,缕发悬千钧。

朅来被虚名,万里宦川蜀。

一官未云满,又窃太学禄。

太学贤俊关,衿佩何珊珊。

李桓既杂遝,陈杜相后先。

自从尘师席,强颜僚寀后。

但恐贤路妨,齑盐甘所受。

敝裘雪霜里,孤灯风雨中。

芳颜日凋谢,老丑形青铜。

故山渺东浙,无由赋归去。

骨肉不在眼,梦寐常相晤。

昨朝乡人来,语我消息真。

喜汝兄及弟,幸与诗书亲。

富贵果何物,有隆还有替。

譬若风中花,时去即憔悴。

惟有积善者,不啻日晷长。

虽然猝难见,后嗣绵绵昌。

我愿汝等贤,背恶力趍善。

立德须象先,行道毋惮远。

桥门适公退,掩关缀新诗。

话言固覼缕,庶写长相思。

(0)

病中述怀十首·其六

去古日己远,淳风日以漓。

人情善诞幻,去就浮云驰。

彼欲憸险子,出没神鬼奇。

炎凉随势附,朱粉从心施。

一朝冥机至,反成拙与痴。

于皇赋明命,顾諟常在斯。

不闻圣有训,居易以俟之。

慇勤谢天君,为我慎操持。

(0)

杂诗三首·其三

鹊巢丘城侧,雀乳空井中。

居不附龙凤,常畏蛇与虫。

依贤义不恐,近暴自当穷。

(0)

沈莹引谚

宁负千石之粟。不愿负人猴头羹。宁去累世田宅。

不去䱥鱼额。

(0)

永安中南郡儿语

三公锄。司马如。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