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婺州傅仁贽诗求见依韵和之》
《婺州傅仁贽诗求见依韵和之》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发燥始出游,心期结明主。

天方穷畸人,世不喜生语。

绝弦恨伯牙,抱璞泣和氏。

独怜身皓皓,不救俗靡靡。

竞趋声利途,孰蹈仁义轨。

寘之勿复道,作者敦窃比。

婺女宝气明,箕尾德星聚。

杂遝贡棘闱,高明识芝宇。

鉴衡付有司,尺度失奇士。

少需知我者,一第溷子耳。

瓠樗嗟无用,车斗可胜数。

老矣何能为,欿然徒自视。

安得善及人,共勉学为己。

(0)
注释
燥:烦躁。
游:出游。
期:期待。
畸人:偏执之人。
生语:直言。
绝弦:断弦之痛。
恨:遗憾。
抱璞:怀才不遇。
泣:哭泣。
皓皓:纯洁如玉。
俗靡靡:世俗浮华。
声利途:名利之路。
仁义轨:仁义之道。
作者:作者自己。
窃比:深感共鸣。
婺女:婺女星。
宝气:光明。
杂遝:众多。
芝宇:贤才。
鉴衡:评判标准。
奇士:奇才。
少需:极少。
溷子:混迹其中的人。
瓠樗:葫芦与樗木。
车斗:世间的纷争。
老矣:年老。
欿然:黯然。
善及人:善待他人。
勉学:自我勉励。
翻译
当心情烦躁时开始出游,期待遇见贤明的君主。
上天似乎对偏执之人特别关照,世间无人欣赏直言之人。
断弦之痛如伯牙,怀才不遇如和氏璧。
独自怜惜自己纯洁如玉,却无法拯救世俗的浮华。
人们争相追求名利之路,又有谁遵循仁义之道。
这些道理无需多言,作者深感共鸣。
婺女星光明亮,箕尾星聚集美德。
众多人才汇集考场,高明者能识别出真正的贤才。
评判权交给官员,却失去了识别奇才的标准。
极少有人理解我,我只是混迹其中的一员。
感叹葫芦与樗木无用,世间的纷争难以计数。
年事已高,还能做什么,只有黯然自省。
如何能善待他人,只能自我勉励,提升自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感慨。诗中,诗人以出游开始,期待遇见明主,但感叹世道艰难,不喜直言。他引用了俞伯牙与和氏璧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对于追求声名利禄的人群表示失望,认为他们偏离了仁义的道路。

诗人自比为婺女星或箕尾星中的贤良,却被世俗的选拔机制所忽视,才华被埋没。他感叹自己的才能被误判,如同无用的葫芦或斗筲之器,感到年华已逝,无力改变现状。最后,他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希望有人理解并鼓励他自我提升,致力于个人修养。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自我价值的坚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释慧通引谚

指南为北,自谓不惑。指西为东,自谓不蒙。

(0)

楚明妃曲

琼台彩楹。桂寝雕甍。金闺流耀。玉牖含英。

香芬幽蔼。珠彩珍荣。文罗秋翠。纨绮春轻。

骖驾鸾鹤。往来仙灵。含姿绵视。微笑相迎。结兰枝。

送目成。当年为君荣。

(0)

长安民谣

坚入五将山长得。

(0)

诗·其二

峥嵘激清崖,蒙笼阴岩岫。

咀嚼延六气,俯仰以九周。

(0)

陆机引里语

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

(0)

陆机引齐人谚

上山斫檀。挈榼先殚。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