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雪里高眠客。遥倚屏山碧。
惊寒鹦鹉唤人时,疑是罗浮翠羽、在横枝。
鲛绡不用熏龙麝。并谢银钩挂。
风欺霜压未曾经,只问何时阴绿、子青青。
清如雪里高眠客。遥倚屏山碧。
惊寒鹦鹉唤人时,疑是罗浮翠羽、在横枝。
鲛绡不用熏龙麝。并谢银钩挂。
风欺霜压未曾经,只问何时阴绿、子青青。
这首《虞美人·白洋纱梅花帐》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帐内的静谧景象。
首句“清如雪里高眠客”以“清”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洁白无瑕的雪地之中,高眠的客人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纯净。接着“遥倚屏山碧”一句,将视线引向远处,屏风映衬着碧色,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深远感。
“惊寒鹦鹉唤人时,疑是罗浮翠羽、在横枝。”描绘了鹦鹉在寒冷中发出的叫声,让人联想到罗浮山上的翠鸟,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生机勃勃的一面,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帐内环境的幽静与和谐。
“鲛绡不用熏龙麝,并谢银钩挂。”这里运用了鲛绡和龙麝的典故,鲛绡指的是鲛人所织的丝绸,龙麝则是名贵的香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梅花帐内环境的赞美,无需过多装饰,自然之美已足够动人。同时,“银钩挂”则形象地描绘了帐钩的形状,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
最后一句“风欺霜压未曾经,只问何时阴绿、子青青。”以风霜为背景,强调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未来生长状态的期待,寓意着即使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春天的到来会让一切重新焕发生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帐内独特的美感与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